谨防媒体购物陷阱
- 发布时间:2015-01-11 20:29:29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要想使媒体购物行业健康发展,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用法规呵护备受推崇的媒体购物环境、转换职能、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在实施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政府要建立统一部署的联合监督、执法长效机制。
提起媒体购物,不少消费者对它都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其便捷时尚的方式,恨的则是藏匿其中的种种陷阱。为此,相关部门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整治一停,媒体购物乱象便卷土重来。近来,不少所谓“公益性”和“免费送”一类的商业欺诈广告再次出现。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提醒,时至岁末,媒体购物乱象有卷土重来之势,消费者需警惕,商家需自觉,相关部门应加强治理。
唯利是图是根源
“多年来,中国媒体购物已形成了可怕的产业链。”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文学在1月9日召开的推进媒体购物行业规范工作联席会议上表示,“一些企业夸大功效宣传,抱着法不责众的态度在赌博;而一些明星为了赚钱代言虚假广告,一次次被别人当枪使。所以说,唯利是图是虚假广告泛滥的主要根源。”
王文学介绍,2013年底,商务部牵头下发了《七部委联合对电视购物专项整治的通知》,2013年12月~2014年6月,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5万余人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691件,关停16家非法开办的电视购物频道,查处违法违规网站265个,责令整改停止发布违法违规广告7803条。据有关部门监测数据显示,涉嫌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数量由整治之初的每月25000多条下降到每月约4000条,降幅达84%。“但整治一停,媒体购物乱象又卷土重来。”王文学说,“近来我们就发现,又有名人代言的品牌广告被植入违规药品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公益性’、‘免费送’的商业欺诈广告又开始出现;‘御用’、‘宫廷秘方’、‘百年祖传’等违规违法广告语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仍大有市场,其恶劣影响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其实,无论是电视购物还是网络购物,都根植于百姓,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
如何治理是个问题
“仅靠政府行为叫停、公告、公示和出台临时政策是解决不了市场经济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运动战式的各种整治只是应急措施,治标不治本。”王文学表示。他认为,要想使媒体购物行业健康发展,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用法规呵护备受推崇的媒体购物环境、转换职能、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在实施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政府要建立统一部署的联合监督、执法长效机制。
针对未来媒体购物的监管模式,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波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他表示,中国大陆电视购物1992年引入台湾模式,1995年收益就达200亿元,2000年1000多家企业缩水300家。发展了20年,2013年其收益仍徘徊在600亿元上下。但在发达国家,电视购物的发展却与在中国大不相同。美国、日本电视购物占全国零售总额的8%,韩国电视购物占全国零售总额的10%;而2009年中国电视购物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却只有0.19%。“按5%计算,中国电视购物应该是1万亿元的市场,加上广播购物,应该是2万亿元的产业,但中国出现的却是寡头经济效益,个别企业盈利,多数购物频道和众多电视购物企业亏损、转型、倒闭。这种近似‘越管越死”的结果绝非我们所希望的。”王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