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银行”能干啥(附照片)
- 发布时间:2015-01-11 04:29:21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接近40%。对这部分用户来说,流量成了“开门七件事”之外的第八项“生活必需品”。接下来的问题就出现了:自己的富余流量能不能卖给有需要的人?能不能在交易市场上用流量折现换回现金?还有,航空里程、信用卡积分是不是也可以和流量互相兑换……“流量银行”的问世,让这些问题看上去有了答案
■尤歆飞
忽如一夜秋风来,流量经营玩得High。2014年年底,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先后推出了“流量银行”和“流量宝3.0”产品,让消费者从“用流量”到“玩流量”,趣味横生;阿里巴巴也宣布,将联手三大运营商推出面向网购用户的福利产品“流量钱包”,用户在淘宝、天猫购物或参加商家活动,就能获赠一定的流量……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虚拟运营商,都看中了“流量”这个宝贝,开始小心翼翼试水流量的“货币化”。
“流量银行”迈出第一步
2014年11月底,中国联通宣布“流量银行”正式上线,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来媒体及业界强烈关注。
流量银行是干什么的?根据中国联通的官方说法,流量银行是一个流量管理与交易的平台,任何一家运营商的用户都能享受流量随时“查询”、“存取”和“购买”等服务,富余的流量还可以转赠他人。让人感兴趣的是,除了流量转赠,用户还可以参加流量平台上第三方企业的各种推广活动,以“劳务”赚取可以免费兑换流量的“流量币”。
为确证各种说法,笔者不久前试着进入联通流量银行,或许是开通不久试运行的缘故,一些主要功能目前都还无法使用。在这里,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广告”、“签到”等方式获取流量币,并将这些流量币兑换成流量自己使用、或赠送给亲友,但并不能将自己多余的手机流量存入流量银行或赠予他人。在论坛上有网友表示,感觉流量银行上的流量币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赠券”,并没有多少新意。
电信专家表示,流量银行中的流量币,其实是商家先向运营商购买流量,然后再借道流量银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送出这些流量币,从而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其本质,无非是一种新的广告手法。但这些举措,显然无法满足用户对灵活使用流量的需求,对流量银行,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是可以将自己的富余流量转赠给他人、或者将富余流量兑换成礼品甚至货币。缺少了“双向流通”的交易功能,“新生儿”流量银行难免会被用户吐槽。
流量会成为“虚拟货币”吗
流量银行上线,虽然没有引来满堂喝彩,但流量在流量银行上变身流量币,还是让一些敏感的消费者产生遐想: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对部分人群而言,流量已成为生活必需品。而流量银行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未来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流量有机会变身“虚拟货币”,让富余和短缺者之间可以自由交易,甚至进行实体消费?
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根据相关介绍,随着流量银行的不断发展,用户今后可以将信用卡积分、超市会员积分等第三方积分与流量相互兑换,用流量来进行购物结算,实现流量的“货币化功能”……如果这些构想能够变成现实,那倒真有可能迎来一个“流量货币”的崭新时代,这些年来一直被压抑、几乎“被管道化”的三大运营商们,也将扬眉吐气,在虚拟货币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可惜,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看来,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出售的流量,其价值和价格都是不确定的,缺少成为虚拟货币的根基。目前来看,尽管三大运营商都对流量定了价且价格相差不大,比如说用户购买流量包的话,1个G的流量,三大运营商的价格大约在40-50元之间,但这只是流量的价格,而不是流量的价值。1个G的流量在市面上究竟值多少钱?老实说运营商说了不算,而且目前也没有客观标准可供参照。
除了价值之外,流量的价格也非常不稳定。“如果我们的流量价格像国外那样是恒定的,而运营商也愿意回购用户多余流量的话,流量或许可以像蛋糕券、冰激凌券一样,以代金券的方式流通。但是我们的流量本身的价格差异很大。”付亮介绍说,以移动的话费+流量叠加包为例,套餐内的流量是50元500M(即0.1元/M),套餐外就是0.3元/M。此时如果允许流量折现交易,结果会很混乱。
付亮表示,从目前来看,由于中国运营商的套餐设置非常复杂,连话费、短信都难以折现,流量就更困难了。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三大运营商在现有的体制下,所进行的“流量货币化”尝试,只能是小打小闹、隔靴搔痒。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人士介绍说,如果流量能够实现双向流通、折现交易,首先需要运营商做出巨大的让利。在运营商提供的流通管道中,除了他们自己,没有别的商家愿意成为流量的最终回收方。同时,在制定流量价格时,运营商应当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防止出现不平衡、不公平的情况。如果运营商能够彻底突破自我进行变革,流量有机会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成为等价物或虚拟货币,从而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流量不足和分配的问题。
目前看,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披上一层创新“马甲”的广告模式,
而是真正自由的流量流通。“流量货币化”的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如果“流量银行”提供流量,但是在获取流量、使用流量上都做了重重限制的话,那么它还是没有真正向用户提供流量价值,其提供的流量也算不上“货币”。
阿里的“流量乌托邦”
既然电信运营商受到种种局限,那么由第三方虚拟运营商来牵线搭桥,效果是不是会好一些?
在去年的“双12”上,阿里巴巴开启了一个新玩法:只要用户在淘宝上购物,就能获得流量奖励,这些流量可以充值到三家运营商的手机中进行消费。该尝试破除了由单一运营商开设流量银行的局限性,解决了消费场景的问题。阿里的平台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实物产品,还有服务商品,消费场景大大拓展。同时,阿里的平台如果和三大运营商融合在一起,无异于打通了流量的消费管道。
不过,市场观察人士认为,阿里的这一尝试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它实现的前提,仍然是运营商做出让步。尽管淘宝的支付场景足够大,阿里巴巴整个的电商、娱乐等产业链也很全面,但如果仅仅依靠阿里巴巴体系内商家们发行出来的流量,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同时,为了打通流量交易的闭环,需要运营商向淘宝开放流量“倒流”的阀门,从单向流通转为双向交易,而这免不了出现运营商们在流通末端折价回购流量的情况。但问题是,运营商们开设“流量银行”,本身就想从OTT企业的左右夹击下挣脱出来,避免“被管道化”的厄运,如果由阿里来主导流量交易,运营商又将陷入被动。
从联通、电信目前的尝试来看,运营商想做的,不过是想获取属于自己的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入口而已。如果阿里和运营商们无法谈拢,那么它关于流量的美妙设想,恐怕要停留在“理想国”阶段了。
“流量货币化”关卡重重
即便以上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流量成为“虚拟货币”,在政策层面上,还存在众多监管难题。
首先是发行。流量的货币化是一个敏感话题,如果演变为一种虚拟货币,那么发行的依据是什么,由运营商来发行是否合适?
其次,流量看似是累加或者延续的,但流量的积累却并非线性,由于运营商营销政策的变革,流量的单位价值一直在发生变化,也就是发生“货币贬值”,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再从技术层面来看,如果流量的购买、赚取、消费和交易都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这要求运营商具备强大的平台协作能力。
此外,如果流量成为某种形态的虚拟货币,由流量的所有权变更会衍生出流量的转售、赠予或继承问题,有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近年来,包括Q币、比特币等在内的一系列虚拟货币,均被监管部门严令喝止,政府发文明令禁止虚拟货币购买实物,禁止比特币流通。可见在虚拟货币方面,监管部门的态度相当谨慎。而由于大型央企的身份背景,也很难想象三大运营商们会做“冲击红线”的莽撞举动。这也意味着流量货币化的推进,前路更为艰难。
流量银行之后“积分银行”也跃跃欲试
除了流量银行的风生水起,这段时间以来,关于“积分货币化”的尝试同样夺人眼球。就在2014年12月底,号称“国内首个第三方积分交易平台”的“北京积分交易中心”成立,该中心据称“专注于多行业商家的积分发行、积分兑换、积分互联互通、积分交易和积分对价。”
据中心负责人于海佳介绍,积分交易中心会将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积分单位统一定为“点”,发行积分“点数”与商家出售商品价格(元)原则上相同。入驻商家向消费者发行的积分价值,在商品价格的0.5%—10%之间,可由商家根据市场行情定价。
积分和流量一样,是市场上一种较为普遍的商品,“会员消费积分”模式源于大型连锁商场、超市、影院等娱乐消费场所发行的营销管理制度,目前普及到餐饮、航空、服装、银行、通讯等几乎全部商业消费领域。有统计显示,仅国内航空公司就有近1亿会员,人均持有5000积分,折合价值约150亿元。有机构据此测算称,目前国内积分市场总价值可能已经达到5000亿元。
单看这些数字是非常惊人的,不过这也只是一种预想的价值,因为积分的用途较为单一,一般只能用于兑换商家本身的商品或服务,其价值也是由商家各自说了算,差异很大。
积分的互联互通和自由交易是一个美好梦想,但这一梦想要实现,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不同行业的商户间相互认可对方的积分价值;2.消费者们认可商户为积分设定的价值;3.积分的交易在一个统一的、公正公开的大平台上进行。这里的每一个问题,在短期内都是无法解决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