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关键是要还“旧账”
- 发布时间:2014-12-26 05:33:29 来源: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黄绿
如果说半年前“新常态”还是一个较为模糊概念的话,那么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尘埃落定,高层对经济新常态从经济发展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等具体方面和特点,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判断、分析和勾勒,新常态也露出了较为清晰的“面容”。
新常态集中呈现出了许多发展的新特征、新情况、新问题,但要理解“新常态”,就必须弄清什么是“旧常态”;要明白什么是“常态”,就要知道什么是“非常态”。简单地说,改革开放30多年以传统的增量扩能、高投入低产出、规模粗放型为典型发展方式所创造的高速增长奇迹,既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常态”,而它又是无法维持可持续发展、脱离经济长期发展规律的“非常态”。
从新常态的种种特征和趋势分析看,新常态实质上是“非常态”向“常态”的回归。发现新常态,其实就是要解决“旧常态”遗留下的老问题,解决新问题就是要还过去发展中所欠的“老旧账”。新常态下不可回避的是,在我国这些年经济高速增长进程中,成绩固然举世瞩目,但许多问题也是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远账近账堆积,发展路上“债台高筑”。所以,特别是在新常态下要有恒心、多耐心、下决心还“旧账”。因为,这一笔笔“旧账”既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惊世辉煌,也成为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拦路石”。
站在未来的角度,从问题导向出发,以底线思维来看,翻开新常态下的老旧账,远账近账交错、新账老账并存,可以说是笔笔惊心、账账沉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地方债务较大、内需消费不足、出口依赖过重、资源消耗大、投入产出低、过分依赖投资拉动、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优化升级缓慢、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产能过剩严重等不一而足,方方面面不无“旧账”,诸多领域都要还账。显然,还账与发展唇齿相依,不但要还,而且要尽快还、彻底还。
说起欠账,就无法不提生态环境账,说生态账是本“血账”,恐亦不为言过。生态环境已不堪发展的重负,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还生态环境账不仅关系着国计,更干系着民生,“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老百姓呼唤蓝天白云,渴望青山绿水。正是如此,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以血的代价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未来发展中,不仅对破坏生态环境要“零容忍”,对欠账者也同样要“零容忍”。
市场经济发育迟缓的账也要加紧还,因为它是解决发展中遇到许多难题的总钥匙。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已20多年。尽管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但市场发育程度不高、配置资源不充分、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地区封锁严重等核心问题,仍难以解决,从而导致市场不灵、企业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率低下、创新驱动不力、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积重难返。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谈新常态要还“旧账”,还有一笔账不能不提,这就是改革的欠账。尽管改革与中国30多年来的发展可谓形影不离、无时不在,但改革特别是体制机制改革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也是不争的事实。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行政改革是关键。改革还旧账,就是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就是打破固化利益藩篱,啃硬骨头、涉险滩、过深水区;就是要让利于民,还权于市场。
理不辩不清,由不明不行。认识新常态,更要适应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既要创新,更要还账。创新是为了发展,还账也是为了发展,而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