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结构调整,阵痛中前行

  • 发布时间:2014-12-25 00: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陆娅楠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图①:北汽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潘恩战摄

  图②:江西广昌县罗家村农民女工陈富兰正晾挂销往国外的香扇。

  卓忠伟 曾恒贵摄影报道

  图③:辽宁最高烟囱被成功爆破。

  赵冰摄

  图④:中国南车高铁制造车间。

  徐厚广摄

  2014,产能过剩遭遇市场低迷。出口减速、楼市调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常态需要新驱动,摆脱“高速期待”,消除“换挡焦虑”,为了“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结构调整在阵痛中砥砺前行。

  这一年,结构调整亮点呈现,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势头没有改变。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更佳。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跑赢工业;继去年服务业比重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继续提高,服务业成为稳增长新亮点。

  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需求结构更优。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48.5%,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约7个百分点。以依靠投资和外需为主、依靠要素提升增长的经济结构正发生实质性变化,经济再平衡态势明显。

  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区域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中部地区增长8.5%,西部地区增长10.6%。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高新产业快速崛起,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也在加快。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信息化和工业化正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态势明显。

  这一年,结构调整成绩突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与精准调控、深化改革密不可分。

  注重定向调控,发挥金融杠杆,化解产能过剩有堵有疏。今年以来,银行业调整信贷政策,在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信贷增量的同时,将信贷资源更多转向节能减排等绿色信贷领域。绿色金融正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引领制造业加快转型。

  加快简政放权,借助财税改革,为现代服务业松绑提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营改增试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释放了服务业潜力,激发了中小企业活力,为产业结构优化送上了动力。

  补齐保障短板,政府“兜底筑网”,为结构调整免除后顾之忧。失业保险基金提供的稳定岗位补贴,为待岗、转岗职工再就业注入强心剂;大病医保兜底,养老保险并轨,为待岗、转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撑起保护伞。调结构与促就业、惠民生协调发展。

  这一年,经济结构持续改善,为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集聚内生新动力。

  结构调整换来更蓝的天,更绿的水,结构性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碳强度下降了5%,创“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蓝天数”“雾霾天”成为衡量各地绩效如何的新标尺,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的态势比较明显,要素投入结构更加合理。

  结构调整还换来更好的竞争能力,企业盈利水平对增长放缓的适应性在增强。以往,在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两位数时,企业亏损比较严重,而今年企业实现利润与主营业务率都保持稳定增长,亏损状况总体上好于历史水平。

  展望未来,推动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仍需改革攻坚。

  经济结构是个多面体,需求结构是根本。让百姓敢花钱、愿花钱,拉动消费,调结构就不能仅盯着产业与机器,还要关注收入水平,全面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结构调整本质还是经济活动,市场是最好的指挥棒。政府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强化信息公开和事后监管,让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有赖于深化行政审批体制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结构调整挑战众多,减轻阵痛还有待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我国第二产业成长性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服务业虽有稳步增长,但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处理好化解产能过剩与职工稳岗就业的关系,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考验政府智慧。

  2014,结构调整已释放积极信号。2015,结构调整仍需百尺竿头。

  版式设计:宋嵩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5日19 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