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豪迈人生 乡土情怀--“土豪”杨国强印象

  • 发布时间:2014-12-22 11:34: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迎面走来的他,与传言中不修边福的“土豪”形成巨大反差:一身皮衣皮帽,衣着合体、走路带风,沉思时目光深邃辽远,大笑时如顽童般两眼眯成一条缝,跟你交流阅读卢梭《忏悔录》感想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的确,这个曾经赤贫到连几块钱学费都交不出的农村少年,有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辛酸过往。而今,已届耳顺之年的他,身价百亿却异常低调。他用大半生的奋斗和努力,对“土豪”二字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他是有成就的“豪”:

  亲历中国住宅商品化全过程、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民营企业家,经过20年奋斗,带领一家镇办建筑企业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并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2013年,公司销售收入翻倍增长,高达1060亿元,闯入中国房企千亿军团,增速位列龙头房企中第一。

  他是有情怀的“土”:

  出身草根,始终情系乡土,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立志盖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富裕之后,先后以母亲、兄长命名,建慈善基金,办免费学校,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历年来为教育、扶贫、医疗、赈灾等公益事业捐款逾19亿元。

  他,就是被誉为“南中国房地产业航空母舰”、中国房地产十强企业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的掌舵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

  12月初的一天,在设计独特、绿意盎然的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我们和杨国强面对面,他坚持不要采访,只是像朋友一样随意聊聊天,聊聊他对人生的感悟,聊聊他还没实现的梦想。

  讲故事:一生最重要的两块钱

  “哈哈,坐在马桶上,也是一定要看书的……”

  世上每个励志故事都有个心酸的开始。杨国强也不例外。

  由于家贫,杨国强直到十七八岁没穿过鞋子,没吃过糖果,“自己没有亲手花过两分钱”,衣裤都是兄长穿旧的和香港亲戚穿旧寄来的。

  念书后,为省7分钱饭钱,中午放学要走一个小时回家吃。尽管这样,到高中时,由于交不起每学期7块钱的学费,不得不提出退学。老师找到家里来,对杨父说,这孩子是念书的材料,应该让他继续念书。无奈杨家实在没钱,后来还是学校免了学费,并给了两块钱助学金,杨国强才又回到学堂。

  如今,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回想起当年这辛酸的一幕,杨国强口气里充满了感恩之情,尽管在后来的日子里,他见过无数的钱,可他始终认为,“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两块钱,我一分钱都不敢乱花”。

  虽然家境贫穷,没有一分零花钱,但杨国强自小就酷爱读书。当年他有位同样爱书成癖的发小,两人都被免交学费,都领助学金。文革期间的新华书店没有几本书卖。他俩为了读书,就用手里的助学金,结伴跑到废品收购站买了一大堆废旧书,“那么高的一摞”,杨国强比画着,大约有半个人高。几十年前的事,他记忆犹新。“然后一人一本轮流挑,挑完了两人分头看,看完再换着看,剩下实在没用的再拿回去卖废品”。读书中,碰上什么是什么,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少年杨国强如饥似渴,来者不拒。这样读书,涉猎广博,眼界见识随之开朗,“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那些书给了我重要的精神滋养。”他眯缝起双眼,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也许,正是这种爱学习和渴望知识的精神,让他走到了今天。

  爱读书的习惯一直沿袭下来,“我什么书都爱看,管理的,人物的,哲学的,自然的”,不知怎么说到卢梭的《忏悔录》,“好书啊!”他兴奋起来,“越看越有感觉,看完书兴奋得一夜没睡,跟充了电似的,第二天上班也不困不乏。”

  所以,跟现在的杨国强交谈起来,听他动不动就冒出个宇宙银河,时不时聊个历史趣事,甚至谈到生物化学分子构成,视角之开阔,思维之发散,你就不会奇怪了。“现在上厕所,坐在马桶上一定要看书的……”他哈哈大笑。谈模式:坚持做自己就好了

  “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经过去,这是行业的‘新常态’,是比拼耐力的时候了。”

  20来岁时,杨国强进入顺德县北滘镇建筑公司,从最底层一步步做起,干过泥瓦匠,当过包工头,直至晋升为总经理。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改制,他与几个同事合资将公司盘下,成为大股东。公司低价买下顺德碧江与桂山交界的大片荒地,以“碧桂园”命名开始涉足房地产。不过出师不利,当年楼市泡沫破裂,差点变成烂尾楼。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还请了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帮忙,历尽艰辛,最终走出困境。

  如今,碧桂园开发的项目已遍布全国。问及成功秘诀是什么,杨国强老老实实回答,“我们比较笨,不会出歪招,坚持做自己就好了。”

  杨国强“做自己”有做自己的套路。那就是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盖‘住得起的’房子”。

  这一模式的经典之作,是2001年开发的碧桂园凤凰城。该项目圈地10000亩,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到装饰、物业管理,都是碧桂园自己负责。当时的“造城”场景蔚为可观:几千套楼房同时拔地而起,几百台吊车同时操作……最终,凤凰城以每平方米2800元的均价推出带装修的房子,“50万就买个独栋哦,还是精装修的房子。”杨国强回忆说,“价格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还便宜”。由此创下一分钟卖出十栋房子的惊人纪录,被业界笑称“像卖白菜一样卖房”。

  多年来,碧桂园一直致力于“为大众建造买得起的好房子,提升大部分人的居住品质”。记者在全国多地参观过碧桂园项目,这些项目多在大城市周边。在大片荒地上盖房子、筑酒店、办学校、建社区——当一处处小城镇建设起来之时,也是当地农村落后面貌改观之日。

  “对于中国的城镇化,碧桂园还是做了一点点贡献的。”涉及对自身的评价,杨国强谨慎地选择着措辞,但眉宇之间难掩自豪。确实,谁能说得清,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建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究竟是这位草根出身的企业家的为商之道,还是他的乡土情怀?

  2007年4月,碧桂园在香港成功上市,集资百亿元,上市后总市值一度逾2000亿港元。在资本驱动下,杨国强把他的开发模式推向了全国。如今,碧桂园在全国已有230多个项目,杨国强感受更多的不是自得而是压力。“房子盖好了,看上去很美,但我总被投资者追着问,为什么不能增长更快。”说到这,他挠挠头,无奈地笑了。

  相对于一线城市和城市中心地带的房地产项目,二三线城市和郊区的房地产项目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要大得多,遇到市场和行业大调整时,甚至可能成为重灾区。这对于碧桂园模式无疑是个考验。

  对此,杨国强坦承,“今年房地产市场波动,我们也不好做。”但是,“同样的市场环境,我们在河北涞水做得就很不错。所以说,大盘是一方面,同时还要看品质、价格和市场需求,关键是能不能做出人家需要的产品。”

  “我常常跟他们讲”,他指指身边的员工,“房地产跟高科技不同,高科技找对了方向,就会有风投,一旦成功就能一下子占领市场,赢得掌声。房地产不是飘在天上的,是落在地上的东西,跟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容不得一点马虎,要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个细节。”

  目前,碧桂园的全国均价是每平方米6000多元,在中国十大房企里,是销售均价最便宜的一家。“房地产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不会再有过去那么红火的日子了,这是行业的‘新常态’,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是比拼耐力的时候了。”杨国强目光炯炯。

  “耐力。”他低声又说一遍,像对别人说,更像对自己说。

  说传承:希望一只老虎带出一群老虎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什么,顺应什么,调整什么,想清楚这个很重要。”

  随着碧桂园成为公众公司,作为创始人的杨国强以及他的家族开始受到世人关注。2004年,杨国强年仅23岁的女儿、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市场及物流系的杨惠妍,加入碧桂园,出任杨国强的私人助理。2007年,杨国强将自己所持碧桂园70%的股权全部转给了女儿。当年,26岁的杨惠妍登上了“中国首富”宝座。

  虽然在股权结构上,杨国强家族依然是碧桂园的绝对控股股东,但在公司治理上,碧桂园在营运、营销、土地、工程、财务等重要环节已经由职业经理人接班。事实上,上市7年来,碧桂园已逐步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蜕变,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有熟悉碧桂园的业界同行表示,杨国强在企业管理上风格开明,敢于放权,也愿意通过利益分享激发员工积极性。2010年,中建五局原总经理莫斌出任碧桂园执行董事兼总裁,随即填补公司在建筑工程、质量管控等领域的短板。2013年,被誉为“清华神童”的原富力地产副总裁朱荣斌加盟碧桂园,出任联席总裁,成为公司土地拓展的指挥官。两位总裁已然成为杨国强的“左膀右臂”,并推动碧桂园进入房企千亿俱乐部。

  作为企业创始人,杨国强对企业传承有着独到思考。“全世界都有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不能一概而论,家族企业也有成功的百年企业,非家族企业也有失败的。社会发展太快了,一点闪失都可能招致失败。关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什么,顺应什么,调整什么,想清楚这个很重要。”

  当年的杨国强,在镇上的建筑公司当了十年经理,最终打败了镇上另一家老牌建筑公司。被人戏称是“一只老虎带着一群羊,打败了一只羊带着的一群老虎”。如今公司管理团队兵强马壮, “喏,这两个都是海外归来的博士”,他指指身旁两位帅小伙。“那您现在的感觉是不是一只老虎带着一群老虎?”记者开玩笑地问,“希望是啰”,他望着年轻人,像个开心的父亲一样笑了,“将来就靠他们了!”

  今年,碧桂园引入很多跨国公司“管理培训生”的做法,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高端校园招聘与人才发展项目“未来领袖计划”,一举招聘100多个博士。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人才引进,显示了这位创业者对公司未来的深谋远虑。难怪一些跟随杨国强多年、本乡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层管理人员危机感油然而生,“老板这招厉害呀,我们再不快步前进就要被淘汰了!”

  论幸福:有钱是好事,但代表不了幸福

  “能让我获得自由,背起行囊逍遥走天下,那就幸福了。”

  在顺德碧桂园旁边,有一所“国华纪念中学”,这是杨国强创办的全国第一家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正是上课的时间,校园里静悄悄的。在校内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杨国强的题字:“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石碑落款“创办者”,显示了他一贯的低调。

  “国华纪念中学”建于2002年,用的是他大哥杨国华的名字。之前的1997年,杨国强在建立自己第一个慈善基金时,用了母亲的名字“仲明”。2007年12月,杨国强捐建的一所专门针对退伍军人的全免费慈善学校,命名为“国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的是纪念曾是退伍军人的兄长杨国良。杨国强用做公益、做慈善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对社会的感恩。“我过去的经历中有很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我每天都在感谢这个社会。我觉得,今天我所拥有的财富,只是社会财富交给我保管的一部分。现在,我的工作不是为了拥有这些财富,而是为了一份责任。”说到责任,杨国强的表情沉甸甸的。

  其实,十多年前的杨国强已经很有钱了。“每年靠利息过日子都可以过得很好。我可以拿这个钱去周游世界,背个行囊到亚马孙河漂流,那是我最向往做的事情。”可是,就是这个有钱人,有一天在机场想喝水,看到一杯可乐要20块钱,犹豫再三还是没舍得买,“这可是我过去一个月的收入啊。”彼时,他已经花出去上亿资金做慈善了。

  女儿杨惠妍在美国留学时住地下室,没有空调。有一年夏天很热,杨国强很是心疼,打电话问女儿,怎么不装空调,又不是没有钱,老爸给你的钱可以天天住五星级酒店啊。女儿不接话,只一个劲地追问他,国华学校办得怎么样了?“我说这可是你的钱啊,多拿出去一分就少留给你一分。可是她不理,反而催着我去办学校。”回忆往事,杨国强话里话外透着欣慰和赞赏。

  “有钱是好事,能让你过上好生活。但它代表不了幸福。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从贫穷走来的杨国强曾经那么渴望金钱,但今天,这个亿万富翁却坦承自己“不算幸福”。“我不算幸福,压力大,责任大,希望这些孩子尽快成长起来”,他指指身边的年轻员工,“能让我获得自由,背起行囊逍遥走天下,那就幸福了。” 聊梦想:面向大海 读书晒太阳

  “我现在虽然身在名利场,但心已经离开了。”

  已届耳顺之年,偶有闲暇,杨国强会像老牛反刍一样,回顾和反思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有时也想让“家里的这些孩子(指公司员工)了解”,有他这么一个人,走过这么一段路,他的感悟,他怎么看待社会和人生。然而,回望来路,他首先感到的是自己并没什么了不起。对外界的赞誉,他总觉得羞愧难当,“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他常常这样问自己。“很多人看到自己的成就,洋洋自得,感觉了不起。我读过很多历史书,你数数,有历史记录以来,你记得哪个当官的?哪个有钱的?一个人做这么点事情,放在漫长历史长河里,只是很短的一个碎片而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什么了不起?”

  小时候穷,少年杨国强每天躺在农村的石桥下面看天上的星星,感叹宇宙那么大,人这么渺小。而今,经过了大半生的奋斗,读了那么多书,经历了那么多事,他回过头来看人类历史,看财富和权力,一切都更加通透。“从人类的进化、宇宙的演变、生物的发展,思考所有的事,包括思考我们自己,不同的人由不同的分子构成存在这个地球上,然后到某一天,又分解成不同的分子散于无形。如此,就算一时获得所谓权力、财富、名利,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他顿了顿,口气风轻云淡, “有些大师开窍了,想通了,我现在虽然人还在名利场里,但心已经离开了。”

  “当然,从人的本性来说,追名逐利也很正常,某种意义上,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杨国强说,“这个社会总有些特别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说着说着,他又讲到卢梭,“拿卢梭来说,国家最后给了他一个杰出贡献的荣誉,每月可以去政府领钱,但他没要,最后在贫病交加中终老。他知道自己是怎么一回事,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对我而言,我自己的想法就是要为社会进步而努力,能做多少做多少。”杨国强有十多年没见过当年帮他出主意的策划人王志纲了,前不久在一个场合遇到了王志纲,杨国强走上前打招呼,“王老师,不见了这么多年,我向你报告,我这些年还是一直在努力,为这个社会更加进步而努力,”久别重逢,他没说自己企业怎么样,生意怎么样,说的竟是促进社会进步这么“宏大”的话题,“我就当它是爬珠穆朗玛峰,用我余生的力气,爬到哪里算哪里,也没有想过要爬到哪里去接受人家的鼓掌”。

  “事业做到这么大,你还有梦想吗?”记者问,“有啊!”杨国强说,“我十几年前就有一个梦想,到现在也没实现。我希望在大海旁边有座自己的房子,前面是沙滩,后面是森林,旁边有个很大的图书馆,再有条高速公路可以一小时通到现代化城市,没事的时候就待在家里看看书,晒晒太阳……”他又眯起眼睛,好像太阳晒到了脸上。

  “你们看到我写的这几句话了吗?”他突然指指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我梦想中的碧桂园》,“……这里是为全世界建造又好又便宜的房子的公司,这里是被社会高度认可及赞誉的公司,这里是为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的公司”,对碧桂园,他“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身体力行地去做,争取更美好的明天”,“为社会建更多的好的房子,不贵的”,他补充道。

  “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我对碧桂园的梦想。”他望向窗外。

  窗外,天正好,云正轻,正是南国最美的深秋。(记者 杜跃进 陆敏)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