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长清九成村庄纳入美丽乡村建设

  • 发布时间:2014-12-22 11:31:09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百花齐绽放,朵朵各不同。美丽乡村应该怎么建?不搞一刀切,不局限一种模式,不搞一个套路,长清区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群众主体、政府助推,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原则,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注重乡村文化的挖掘与培育,突出不同村庄的特色与个性。该区已把540个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占全部村庄的90%,目前,列入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的138个村,已全面完成建设目标任务。一个个环境优美、村风和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宛若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将长清这座美丽的济南“后花园”装扮得分外妖娆。

  典范带动构建三级创建模式

  坚持规划先行,长清区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突出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区结合本地农村(社区)实际,将美丽乡村建设分为五种类型,充分展现各类村庄的不同地域特色、人文风貌。按照“连点成线、接线成片”的原则,长清区沿104国道和220国道优先选点,集中打造40个示范村,其中市级示范村8个、区级示范村13个、街镇示范村19个,构建市、区、街镇三级示范、梯次推进的创建模式。各示范村以省会中心城区标准来确定“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确保有看头、出亮点、管长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找准切入点让百姓得到实惠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应该选择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长清区改造农村危旧房800多户,新建农村文化广场98个,硬化村内道路3.2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200盏,粉刷沿街建筑立面1.6万平方米。目前,示范村主次干道硬化率、亮化率达到90%以上,绿化率达到80%以上,村庄环境明显改善。

  万德镇店台村是个拥有1500人的大村。但由于当时村里规划不到位,造成了脏、乱、差的状况。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村里重新硬化了部分道路,对河道进行了整修,砌河堰、筑水坝,建设了观光亭。同时对村庄进行了绿化、亮化和美化,并投资30多万元安装健身器材,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该镇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实施垃圾统管统运。全镇75个村,村村都设立移动式垃圾箱,配有垃圾清理车4辆,保洁员240余人,清运生活、生产垃圾170余吨。

  发挥群众作用形成共建美丽乡村合力

  长清区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利益体现到美丽乡村建设每一个政策和项目制定上。示范村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参与监督和管理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小到路灯颜色的选择、广场的选址、休闲设施维护、绿化树苗的品种搭配、村内环境卫生保持,大到村庄的整体设计规划、基础配套设施的统筹。通过村民理事会,建立健全村庄建设和民主管理长效机制。通过一切系列举措,让“农村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真正印到了百姓心坎上。

  “真没想到过去的垃圾场变成了俺们休闲纳凉的滨河公园。”长清区五峰街道小庵村的李英大娘乐呵呵地说。小庵村雇用铲车、挖机对堆积了20多年的河道垃圾进行清理,用10天时间,挖出的垃圾用三轮车拉了300余车。村民们还在河道旁栽植了塔松绿化树50株,彻底改变了河道环境。以绿治脏、以绿治乱,发动群众力量,改善民生环境。五峰山街道地处南部山区,河道多,大多村庄都建在山坡上,根据这个特点,该街道将“河道清理行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动员各村群众行动起来,对多年积存的河道垃圾进行了集中整治。

  因地制宜增强建设方案可操作性

  昔日“龙须沟”变成街头小公园,南凤村的村民拍手称快;“里出外拐”、“三大堆”遍布的黄河滩区泥巴街成了绿树成荫、宽阔笔直的水泥路;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让憨厚的刘营村民乐开了怀……一幅幅美景,一个个变化,让孝里镇的农村“大变脸”。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要大拆大建,而是结合各自实际,量力而行,首先保证干净,其次才是美观。各村经济条件不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方案”,围绕环境改善、产业提升、特色培育和公共服务配套等重点内容编制了聚集发展型、特色产业型、保留提升型三种类型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增强了方案的可操作性。在经济条件弱的村着重健全基础设施、立足环境改善。而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在达到“五化”标准后,这些村根据自身优势,修建幸福院等民心工程,让村民真正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与产业结合打造富裕美丽乡村

  天蓝水清,瓜果遍地,花椒锁边,松柏盖顶,百花盛开……双泉镇立足山区实际,把美丽乡村创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大搞荒山绿化,狠抓退耕还果,全面保泉护河,实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悠悠碧水映青山”,正成为“江北婺源,水乡双泉”发展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双泉镇通过举办“油菜花节”、“秋收节”,发展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马山镇把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村社合一”、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双泉庄村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引进了160多个药材品种,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并与环球医药、步长集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人均增收3000余元。大力开发农家乐、休闲采摘、自驾游等项目,既发展了生态旅游,又提高了农民收入,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得民心,走出了一条乡村建设与生态旅游和谐发展之路。

  载体多样美丽乡村内涵丰富

  美丽乡村建设,追求的不仅是农村居住环境的优化,更要塑造美的心灵。长清区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作为油菜花基地核心村,双泉镇西坦村在完善优化村居环境的同时,不断加大文明街、文化墙、宣传栏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文明户、孝德好儿女等形式的“四德”评选活动,通过选树一批先模人物,引导群众形成知荣辱、讲道德、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今年长清区将完成24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确保年底前街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将达100%。拿出230万元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其中,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每个村补贴2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92万元;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免费对外开放资金20万元。在623个村居设置四德榜,覆盖率达到100%。广泛开展以“遵纪守法星、勤劳致富星、团结和睦星、文明风尚星、卫生整洁星”为内容的“五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让老百姓认星、评星、定星,上榜公示。如今,2.93万户“五星级”文明户家庭,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本报记者 李小梦 通讯员 陈芳 李娜 娄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