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钢明:破解“融资失衡”要打破思维定势
- 发布时间:2014-12-09 14:40:1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随着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重,企业融资风险增大,利率风险溢价上升,广大生产和投资企业呼喊资金紧缺、融资成本过高之声越来越急。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实际上,目前大企业和重点项目资金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一些大企业的资金,甚至充足到不接受银行上门贷款、反过来对银行超前还贷的程度。相比之下,普通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却很大,反映出中国货币贷款配置及融资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大型投资项目使用的贷款数额大、时期长,令银行大量资金沉陷于长期项目中周转不畅。调查显示,目前银行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已从2008年的50%上升到2014年的56%。而为保证已投放中长期贷款的投资项目建成,银行持续追加中长期贷款,造成投进大型项目的长期贷款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大,使得银行可用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来源减少,导致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多发、融资风险升高、融资困难与成本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一直以来,国家政策文件反复号召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但大银行普遍认为大企业大项目才是政府真正支持的重点,贷款安全度高,集中投放贷款效益高,对大企业大项目贷款争先恐后,喜好组团联手供贷。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则认为成本高、风险大,不是避而远之、百般推拒,就是严苛审贷、溢价收费。
这显然是一种偏斜与误读。事实上,大企业大项目贷款获得银行连续不断的供给支持,掩盖了很多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贷款软约束造成的风险损失。很多大规模长期贷款实际存在的不偿还风险,被连续不断的更大量、更长期贷款所包纳掩藏或向后推延。
更为严重的是,银行贷款重大轻小,会对货币贷款总量供给造成紧缩影响。大量货币贷款沉积在长期大项目里,相当于常规货币存量被缩减。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货币供给量,才能满足合理需要,这不是正常的情况。
因此,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深层症结,在于其融资资源被大企业和大项目的大规模贷款所挤占而缩减。同时,目前看起来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较多,但考虑到货币贷款结构问题造成货币周转速度下降、直接融资及社会融资增量缩减等,当下货币增速下的货币量供给,并不足以满足经济运行的合理需要,这也是融资难融资贵有增无减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一问题,单从政策语言上强调支持,从中小微企业方面入手,无法得到解决。关键要调整大企业和大项目占用资金过多的融资配置失衡状况,压减过多过重的大项目投资贷款规模,为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让出融资贷款资源,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拥有贷款份额优势的大银行,应在促进融资资源合理配置、资金顺畅周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大银行,因其强势地位而出现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层层盘剥风险转嫁现象,应标本兼治。
另外,必须破除所谓优先确保银行金融安全利益的思维定势。货币金融部门为维护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所谓安全利益,而支持或默许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重大轻小的政策取向,应彻底改变。文/袁钢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