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模式”:一个现代寓言式的创新故事
- 发布时间:2014-12-01 01:30:59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科技专论
“德清模式”三十周年研讨会,是浙江省科技厅和科技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会议。会议热烈有序、高潮迭起。与会者真切感受“德清模式”历久弥新的巨大魅力,感受到在科技工作新的春天里浙江大地涌动的创新热潮。
“德清模式”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科研生产联合体,创造了“产学研”结合的新方式,不仅使科技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还推动了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共同发展。可以说,“德清模式”的成功实践,是浙江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
研讨“德清模式”,更有意义的是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向和文化理念上去把握。
一、“德清模式”的精髓,是如何看待新生事物的态度。特别是在有纷争的新生事物面前,采取什么样态度?是从本本上找答案还是从实践找出路?是求全责备还是热忱扶持、在发展中完善?是等待请示、无所作为还是敢于担当、敢作敢为?是囿于条条框框还是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在成功经验面前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还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等,德清选择了后者,坚持实践第一,坚持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开拓创新。这是“德清模式”最本质的精神,也是“德清模式”最具生命力的特质。“德清模式”对今天80后、90后的创业者来说,已经是父辈的一段历史传奇,但至今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原因在于它仿佛已经成了科技创新的现代寓言,所以才会不断被大家提起、传颂、重写和体悟,目的是从寓言般的“创新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德清模式”的内涵,是通过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首先,它试图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之间通道的“有效路径”。“德清模式”使原本在科研院所“高深莫测”的技术和成果迅速在企业转变为新产品、转换为新财富,使人们看到了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的巨大威力。用事实生动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其次,它创造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样板”。所谓模式,就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德清模式”正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科技发展规律和协同创新规律,符合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因而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三,它是基层探索的“生动实践”。德清县委县政府不断总结深化“德清模式”,实现“德清模式”的再创新。这里不仅诞生了浙江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区、首批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这里也拥有浙江省首家担保公司、首家科技小贷公司、首家县域科技支行,无论在引进集聚资源、促进成果转化还是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劈波斩浪的首创精神和先行先试的探索热忱,让德清成为了浙江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和标杆地。
三、“德清模式”的启示,从浙江科技创新实践看,一是必须大力引进集聚创新资源。2003年以来,浙江省大力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引进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一批创新载体,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二是必须始终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德清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以完善,目的就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不断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199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实行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政策,明确规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可领办或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在政策激励下,产生了一批教授级董事长、博导型总经理,涌现了像贝达药业、聚光科技、浙大网新等科技人员领头创办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典范。我们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通过政策的激励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真正让创新的源泉、创造的热情充分涌流。三是政府必须搭好平台、做好精准服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举措,推动了“德清模式”的全面开花。目前浙江省正在杭州滨江区建设2万多平方米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省级科技大市场,组建了“五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有条件的市县开展科技市场建设试点,推进“网上与网下”“线上与线下”结合,努力建设“科技成果银行”和“永不落幕的成果交易会”。
四、“德清模式”的最大现实意义,是用改革点燃创新驱动的强力引擎。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浪潮下,我们要用“德清模式”去启迪、激发、推动我们的改革。围绕破解“四不”问题和打通产业、技术、资本融合通道的要求,发扬“涉险滩”“啃硬骨头”的精神,紧紧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重点,加快突破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克服资源配置“碎片化”、创新活动“孤岛化”现象,切实把从事科研创新的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调动起来,真正让创新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重点要把握好五个关键: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科技服务于发展需求摆在首位,积极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企业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人才评价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切实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合理流动、高效利用;坚持以开放合作为路径。着力建立“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的开放合作体系,大力吸收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我所用,走出一条开放合作的创新之路;坚持以利益共享为纽带。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兴办企业和吸引专家、教授进行技术入股,允许和鼓励技术控股,使企业与科研机构以及专家、教授真正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创业联合体,成为战略合作联盟。
夏宝龙书记几个月前在考察德清科技市场时强调,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效果体现在市场上”。这是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精彩、生动的概括描写,也是对续写“德清模式”崭新篇章的新的更高要求。做好这篇大文章,我们要统筹推进三个层面工作。企业层面,要引导企业更加主动地对接和依靠科学家、科技人员,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好前沿技术。要坚持走“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之路,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各项政策向企业“叠加”,尽量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动力。高校院所层面,要激励科技人员走出“象牙塔”、走进主战场,面向市场需求搞研发、搞服务。具体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做什么吆喝什么”转向“企业需要什么研发什么”,促进“研之能”与“产之需”无缝对接;转变合作方式,与企业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创新动力;在创新链条上,要从“实验室样品”向“生产线产品”转变,加强中试孵化,延伸创新链条,提高成果成熟度,使企业可以轻松复制转化。政府层面,要强化科技创新政策、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形成集成创新优势;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加快产学研协作的公共平台如科技大市场建设,实施科技条件设施向企业和社会开放,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营造更加宽松的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
(作者为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