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国将放开一千米以下空域

  • 发布时间:2014-11-25 08:29:22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看点

  从“离地三尺就要报批”到试点放开1000米以下低空,中国的空域改革正在向前跨出一大步。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确定了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实行分类管理有序放开,并提出,最大限度盘活低空空域资源。通用航空产业由此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多个低空空域开放

  业界对“低空空域开放”的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日前闭幕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上,低空空域放开进程有了实质性消息。会议指出,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以促进通航产业发展和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目标,完善法规制度,最大限度盘活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会议还确定了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实行分类管理有序放开,这标志着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同时,多个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将适度放开。具体来看,目前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海南岛,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飞行管制分区正在进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力争2015年在全国推开。

  其实,我国低空空域改革早已起步。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印发了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2012年1月起,低空空域放开范围再次扩大至整个东北和中南地区,以及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和昆明6个分区。而经过此次调整后,试点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空域面积的31.6%。

  还有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目前,包括《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已经在讨论之中。该人士表示,多项讨论内容在上报决策层审批后就会落地,这将为我国低空空域改革铺平道路。

  通用航空迎新发展

  低空空域适度开放的消息,透露出我国自明年将开放低空管制,允许私人飞机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不必得到军方的批准。最直接的效应,便是松开了通用航空发展的手脚。

  在此前的改革进程中,中国通航企业、通航飞行器迅速增长。2013年,我国通航企业达到189家,通用航空器1654架,同比增长23.2%;通航飞行59.1万小时,同比增长14.3%,比2010年增长近500%。

  在改革试点珠海,占地99平方公里的珠海航空产业园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取得显著成效。今年5月,珠海—阳江—罗定目视转场飞行航线还实现首飞,截至10月16日,通过通航飞行服务站申报通航飞行计划达到139飞行架次。在陕西西安,目前已有通用航空相关企业70余家,注册飞机111架,涵盖整机制造、飞机维修、航空培训等各领域。截至10月底西安通用航空产业园驻场飞行单位13家,驻场飞机37架,月均飞行800架次,占西北地区通航飞行总量的43%。中国低空域改革稳步推进。

  但这只是通用航空大发展的起步阶段。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就表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通航作业飞机将超过5000架,通用航空作业量达到每年200万小时,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国内通用航空需求总价值将达155亿美元。通用航空是一个潜力巨大、亟待开发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

  此外,国家民航局年内有望出台新修订的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拟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取消企业筹建环节,降低行业准入门槛。这些都将为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打通政策瓶颈。

  业界期待更多利好

  虽然通用航空的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但与业界期待仍有距离。

  “大多数载客飞行的高度都超过1000米,所以业内一直呼吁开放更多空域。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在低空空域改革会议上,王志清就建议,进一步优化空域划设,建议把低空空域划分标准高度增加到 3000米;简化审批程序,关注能管的,放开能放的,借鉴国际标准和做法逐步实现我国空域分类管理。

  有通用航空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载客飞行一般要求高度在2000米以上,所以所谓低空开放之前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不可能按照高度1000米以下指定低空航线,必须涵盖中空飞行,否则很难操控。所以,如果仅开放1000米空域,大多为农林灌溉等作业飞行,对通航产业的刺激作用比较有限。 ”如果低空扩容至3000米,将可促进更多私人飞行、航拍、公务机等便利起飞。

  不过,目前制约我国通航发展的显然不只是空域问题。据了解,目前中国仅有65个通用机场和300余个临时起降点,只是美国的2%;通用飞机使用的航空汽油仅兰州炼油厂1家生产,油料供给、保障能力、专业人才等问题亟待解决。

  而且,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民航、地方政府等,也涉及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权利责任调整、法规标准完善和机制模式创新等等,需要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谋划和协调配合。

  对此,有分析认为,只要以“安全、模式、法规、保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改革就能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初步奠定的认识基础、技术基础和法规基础上,下一步发展值得期待。□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肖 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