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沪港通“首周秀”的背后

  • 发布时间:2014-11-24 01:08: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截至11月21日,沪股通累计成交金额252.31亿元人民币,净买入为236.4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成交金额38.70亿元人民币,净买入为29.28亿元人民币。

  北热南冷、回归常态。沪港通落地一周,外界最直观的感受大抵如此。

  一定程度上,从前期的喧嚣到回归常态,市场情绪的回转,反映出机构“不争一时”的心态——对于全新的投资环境,待做足充分的准备再顺势而为——这种准备,既包括机构在产品和用户基数方面的拓展,也包括其对于两个市场投资前景的深入研判,更包括政策层面交易细则的出台。

  尽管短期“上座率”有待提高,但整体上,机构普遍认为沪港通将为A股市场引入新的资金,长期利好A股,是市场未来走牛的重要保证;此外,沪港通的运行强化了A股指数纳入到MSCI等境外国际主流股票指数的预期,加之近期央行降息被解读为降息周期开启,投资者所期盼的长期牛市也许不再是个传说。

  或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所言,沪港通如同煲汤,需要慢慢来。

  ⊙本报记者 丁宁

  表现

  北热南冷 回归常态

  11月17日正式上线至今,沪港通已运行一周。回顾首周表现,外界最直观的感受大抵八个字:北热南冷、回归常态。

  与此前的热情预期相比,现实开局波澜不惊。根据证监会数据,截至11月21日,沪港通下成交金额合计291.01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累计成交509485笔,成交金额252.31亿元人民币,净买入为236.4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成交95379笔,成交金额38.70亿元人民币,净买入为29.28亿元人民币(以21日的人民银行中间价0.79148计算)。

  平淡的开局之下,两市投资额度尤其是港股通的额度出现大比例剩余。截至11月21日收盘,港股通的额度剩余率超过九成,而开闸首日额度用尽的沪股通在21日额度剩余率亦超过八成。

  而从市场走势看,此前沪港通预期主导下的蓝筹大盘股兴起,带动了可转债及相关指数型分级债券基金的火爆;然而随着沪港通开闸等利好兑现,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在近几个交易日热潮减退,可转债相关品种则率先“闻风而跌”。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深沪证券交易所的总计32只可转债当中,“沪港通概念”的券商及银行可转债近日跌幅居前。截至11月18日收盘,国金转债周跌幅累计10.58%,平安、中行、民生转债等紧随其后,跌幅也均在5%以上。

  受此影响,一些分级债基的B份额品种,由于杠杆效用,风险被成倍放大。截至11月18日收盘,招商可转债B、国泰互利B等产品的周跌幅暂居“榜首”,且累计跌幅均超过10%。前者上周一跌停,周二的跌幅达到9.52%,收报1.397元。相比前周四盘中最高价1.999元,短短3个交易日内已累计跌去30.12%。

  在分析人士看来,沪港通前期概念炒作意味浓厚,券商等板块涨幅较大,沪港通运行后,炒作资金开始撤退,上周行情热点又转回中小盘股。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属于回归常态。”

  万家基金认为,沪港通开通之后流入资金的情况将对此有较大影响。“倾向于认为部分投资者会借利好兑现而卖出部分大票,毕竟很多大票的涨幅已经比较可观”。

  探因

  搭桥筑路 不争一时

  一定程度上,从前期的喧嚣到回归常态,市场情绪的回转,反映出机构“不争一时”的心态。

  香港一些机构投资经理透露,香港市场上活跃的一批欧美大型机构普遍没有参与到沪股通的交易中来。“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大型外资金融机构的投资风格往往更严谨,他们通常不会在一个交易模式或市场形成之初就大规模参与交易;另外,相关产品契约的调整也需要时间”。

  而对于南下资金热情不高的原因,业内人士推测,由于港股通对内地资金投资设置了一定门槛,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除了投资者对香港市场不够了解外,机构这类大额资金迟迟未动手也是重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基金公司的交易系统普遍未对沪港通做足准备,国内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负责国际投资的负责人透露:“虽然相对于QDII而言,基金做沪港通不用找境外托管行,也不用购买境外交易系统,费用上每年至少可以节省0.2%,但是对现有恒生系统的升级也需要个过程。”

  另外,现有的公募基金包括主要投资香港市场的QDII是否能利用沪港通通道做投资也待解。

  根据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基金能否走沪港通通道要看现有基金合同中是如何规定的,目前来看基本上不可行,除非召开持有人大会修改章程。

  另外,关于具体的交易细节,包括投资模式、席位模式和一些禁止性规定尚不明确,基金公司普遍表示将静待交易指引的出台,目前部分公司正在做系统升级,为布局沪港通做好准备。

  据权威人士透露,证监会近期可能将出台《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沪港通的交易指引》,关于哪类基金可以投资、如何投资、交易方式及其交易系统配置等细节问题或得到解答。

  沪上一基金公司QDII基金经理表示,沪港通的意义在于为两个市场长期的互联互通架设了桥梁,运作之初并非过度追求热度,而是为了保持稳定性,相信随着对市场了解深入以及限制的进一步取消,沪港通值得看好。

  态度

  积极筹备 顺势而为

  事实上,基于对沪港通的长期看好,机构的“前战”早已展开。

  根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证监会已于9月28日接收南方“沪港通”恒生ETF的申请材料,并于10月9日受理该基金;华夏基金则表示,公司设计了“沪港通”恒生指数ETF,产品申请日前已上报至证监会。

  除此之外,上投摩根也透露,随着“沪港通”业务的开通,会适时推出相关产品,未来会加快包括海外成熟市场、固定收益总报酬、高配息、行业及主题类,以及海外上市中国股票的投资机会在内的多元市场全球化产品布局;大成基金也表示,将积极研究、准备基于两地互联互通机会的基金产品,鉴于大成目前主要以投资A股为主,“沪港通”概念的产品首先以被动工具型的产品为主。

  在公募争相布局沪港通基金的同时,券商也开始悄然布局。

  有媒体报道,在降低佣金、开辟电商渠道的背景下,多家券商的沪港通开户数正呈现出较快的增量积累态势,如银河、海通等券商的开户数量已逾万户。

  而受此带动,A股的开户数量也随之创出新高,据中证登数据显示,沪港通开闸前一周(11月10日—11月14日)沪深两市新增A股开户数24.31万户,创下近两年半以来的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项业务刚刚启动,仍有较多投资者尚对H股的投资机会持观望态度。券商此举意在抢先布局,扩大潜在市场份额。

  据悉,为了在沪港通领域“跑马圈地”增加开户基数,部分券商正尝试压低沪港通可能产生的佣金费率。

  例如,招商证券以A股佣金为比照,对沪港通采取了佣金减半的优惠;而在11月17日沪港通开闸当天,平安证券更是宣布沪港通开户下限将低至0.3%。,而上限则为成交金额的3%。,而此前,业内对于沪港通佣金的预期值多在1%。以上。

  “现在机构都在为沪港通的长期运作做准备,这种准备,既包括机构在产品和用户基数方面的拓展,也包括其对于两个市场投资前景的深入研判,更包括政策层面交易细则的出台。”分析人士表示:“一旦条件成熟,预期基金将会顺势而为积极参与。”

  展望

  利好接力 蓝筹有戏

  事实上,机构看重沪港通,不在一时而在长远。从对A股的积极意义角度讲,机构预期沪港通将为市场引入新的资金,且为市场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长期利好A股,是市场未来走牛的重要保证。

  新里程投资赖戌播表示,沪港通是A股市场走向全面开发的试验管道,逐步放开额度,适时开通深港通都在意料之中,待两地市场在规则、制度、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充分融合之后,沪深股市全面开放的时机就到了,这是未来股市长期走牛的重要保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以沪港通试点推出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这也强化了A股指数纳入到MSCI等境外国际主流股票指数的预期。“这对于A股长期牛市的确立意义重大。”分析人士表示。

  不仅如此,一边厢沪港通效应仍在,一边厢近期央行降息的举动被市场解读为降息周期的开启,分析人士认为,利好接力之下,投资者所期盼的长期牛市也许不再是个传说,而蓝筹板块也有望迎来投资机遇。

  海润达仇天镝看好券商股板块。在其看来,券商创新初见成效,下半年股市处于小牛市阶段,券商业绩提升较快,随着沪港通的推出,股市的健康发展,无风险收益的下降,股市新增资金会越来越多,对该板块持乐观态度。

  “近期央行超预期宣布降息,接力沪港通利好,选择降息这种最有效和直接的降低融资成本的手段将直接利好股市,”南方一家基金公司表示:“受益最大的将是券商、地产类板块,而其他行业也会受到间接的积极影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