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厦金“小科学家”同台比创新

  • 发布时间:2014-11-20 06:33:05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声音】

  提高青少年创新素质

  “通过这次大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全市青少年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良好氛围,达到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手段的目的,为提高我市青少年科技素养与创新素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主任、市科协党组书记徐爱聪

  【数字】

  758项

  据组委会办公室统计,参加本届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的共有150所中小学幼儿园;7545名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申报参赛项目758项,涵盖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医药、地球与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化学、工程、社会科学13个学科,参赛的作品基本代表了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展示性,充分体现了“创新·体验·成长”大赛主题。今年,我市六个区,市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均组队参赛,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本届比赛中,专家组评委在封闭问辩阶段和选手交流。

  本届参赛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本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姚晓青

  日前,第30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下帷幕,这是孩子们亲手打造的科技发明盛会,也是我市科技教育成果的平台。本届大赛由厦门市科协、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科技局、厦门市环保局和厦门市关工委联合主办,厦门市台联、福建卢嘉锡科技教育基金会协办。

  本届创新大赛从今年9月份启动,历时3个月。经过集中展示、选手答辩、专家评审、项目点评等环节,各评审组对申报项目的“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进行考察,从经过初评的303个项目中精心挑选出角逐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明年3月举办的第30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过初评省赛项目资格。

  每年举办一届的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我市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多、规格最高、参赛学生人数最多的青少年科技赛事,福建卢嘉锡科技教育基金会已连续8年在我市大赛上设立专项奖。

  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活动板块,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展示活动包括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其中,在公开展示上,市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富有想象力的科技作品,还可以与参赛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创新思路和创作方法。

  30年来,在社会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大赛组委会打造的这个比赛已经成为金牌赛事,极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现今已成为各界关注、学校重视、家长支持、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全市性青少年科技赛事。

  【平台】

  金门代表队“优中选优”来厦参赛

  在第29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福建省科协领导认真听金门选手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金门的“小科学家”在多次厦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这些横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的学生又选拔参加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赛队一等奖获得者再挑选优胜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全国各地的优胜者同台竞技。也就是说,金门代表队借厦门市科技创新大赛平台走向福建省赛和全国赛。金门学生在八次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

  金门学生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6年。彼时,第21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我市举办,厦门市大赛组委会向金门发去邀请函,希望金门学生能到厦门共襄盛举。于是,金门县金城中学校长许维民就参加了当年的活动。“金门县特别支持,当即就派出了上年度的金门地区科技比赛一等奖作品参展。”许维民回忆,除了带学生参展外,他还和四位随行老师一同参加了教师论坛,与福建省、厦门市的科技老师进行深入沟通研讨,“从此打开了科技交流的历史新页”。

  自2006年开始,金门县教育部门每年11月都会组队,携带4到6项作品参加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门县教育处副处长陈金文以“优中选优”来形容金门学生带来的参赛作品。“以本届的参赛作品举例,这些作品先是今年5月在金门县比赛中脱颖而出,随后又于7月参加台湾地区的比赛并获奖。”陈金文说,首轮选拔中,金门县共有19所小学、5所初中和2所高中的学生参赛,最终优中选优,评定5个项目、10个学生来厦。

  【交流

  两岸科】技教育工作者分享经验

  本届比赛中,评委和选手交流。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为台湾学生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更成为台湾教育工作者管窥大陆科技教育特色的一个窗口。“和台湾不同,大陆科技创新赛还囊括了社会科学的部分,这点比台湾的赛事来得更为全面。”带领学生多次来厦参赛的金门科技老师许绩川认为,大陆对科技教育十分重视,涵盖面也更为广。

  许绩川将参赛这些年的心得和感悟写成文章,发表在台湾的科技教育期刊上。在他看来,参赛目的并非获奖,而是拓展师生视野,享受探究科学奥秘的过程。他总结说,大陆学生的作品尤其注重“两度”原则,“一是新颖度,研究课题有创意、有现实意义;二是先进度,研究结论具备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与大陆同行的交流中,许绩川和他的同事们还乐于分享他们在科技教育上的特色做法。“台湾也有类似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活动,我们叫中小学科学展览会,是台湾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品牌活动,至今已经举办54届了。”许绩川介绍说,活动将竞赛展览、科学博览会和科学探索主题馆相结合,注重从学校教师的科学课堂,延伸到生活相关应用。

  【特写】

  冷暖自知的“龙眼鸡”

  “冷暖自知的长鼻子小丑”是17岁的金门学生林炜伦的参赛作品名。所谓“长鼻子小丑”是俗名为“龙眼鸡”的昆虫,其色彩艳丽,常潜伏在龙眼树上。和童话形象匹诺曹一样,龙眼鸡有着长长的鼻子。“大概是7岁的时候吧,我在龙眼树上看到了它。”十年过去了,林炜伦依然难忘第一眼看到龙眼鸡时的惊艳,“为什么它的鼻子这么长?颜色也比普通的昆虫艳丽?”很自然地,在生物学科的课外研究中,林炜伦决定解开这个身边的疑问。

  这,正是金门学生科技创新的特点,金门县教育处副处长陈金文说,学生们擅长从身边的问题着手,这使得他们偏乡土,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在第22届全国赛中获一等奖的作品“风中传奇——探讨金门古厝方位与季节风的关系,学生们‘就地取材’,探索了金门古厝背后的奥秘。”

  金门学生的研究方法同样离不开“乡土”。心系龙眼鸡的林炜伦就深入龙眼树林,采用记录生态、比对等方式,观察龙眼鸡的生活习性。“天气冷的时候,龙眼鸡身上白色的部分会变多,像是随着龙眼树芽的颜色发生变化。”夏天和冬天,林炜伦都会仔细观察龙眼鸡身体的颜色,拍照后用色卡做比对。最后,林炜伦得出结论:龙眼鸡的长鼻子是为了拟态,“模拟周边的环境,来保护自己。”

  不过,陈金文也坦言,围绕乡土做科研的学生难免有些内敛。“厦门学生展示作品时,会主动向来宾介绍,而金门学生在这点上就稍弱一些。”在陈金文看来,带学生来厦门参赛,也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一大契机,“让学生们开阔视野,多多和大陆学生交流,这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更强,向别人推介作品的时候也会更自信。”

  往届比赛中,台中高中生推出的“光的魔术与色光混合”装置。(资料图/本报记者 姚凡 摄)

  往届比赛中,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学生展示自动冲水器。(资料图/本报记者 姚凡 摄)

  【相关】

  全国创新“大舞台”

  厦门选手屡获殊荣

  记者昨日从市科协了解到,在今年8月于北京举办的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市选手奋勇拼搏,再传捷报,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其中,我市选送的4个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专项奖3项。外国语学校陈姚佳同学的《激光束照射镜面圆柱的研究及其应用》获大赛一等奖以及“中国科协主席奖”、“英特尔英才奖”。

  此外,通过我市推荐至全国的两个金门地区青少年创新项目分获二、三等奖。我市选送的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专项奖2项。同安一中康良溪老师的《光电效应实验探究仪》、松柏中学谢雪锦老师《厦门海岸线保护、利用及管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获大赛一等奖。康良溪老师还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为近十年来我市唯一获取此项殊荣的选手。厦门一中被全国创新大赛组委会评选为“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