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乡村旅游“集成服务商”
- 发布时间:2014-11-17 06:29:42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通过网络帮村民卖西瓜,用手机“电子导游”指引游客下乡找路……让时尚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土气的农家乐经营户“联姻”,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位名叫李飞的“85后”大学生村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12年10月,他创办了我省首家乡村地接旅行社,两年来已经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带动地方经济增收600余万元。在传统旅行社组团游份额和利润下滑的大趋势下,他们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却神奇地逐年翻番。昨天,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生意经。
用网络帮村民卖西瓜得到创业灵感
2007年,我从扬州教育学院毕业,来到江宁横溪街道云台社区工作,先后担任会计、党总支副书记。
横溪西瓜远近闻名,但很多瓜农除了在路边摆摊之外,不知道该往哪里销,而不少城里人又四处找寻,不知哪里能买到正宗的横溪瓜。我就找人做了个网站,每天到田间地头,收集最新的西瓜、草莓、油桃等农产品信息发布在网上,为网友在线答疑,不少人“顺藤摸瓜”找了过来。两年多的时间,通过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就达10多吨,销售收入100多万元。
这时,江宁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2012年4月,江宁区“五朵金花”开村,随后的“五一”小长假,3天就接待了游客近3万人。当时我就想,为何不做一家横溪乡村旅游地接社,为到横溪的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呢?我迅速写了项目计划书,到街道领导那里毛遂自荐。当年10月,在街道的支持下,我牵头创办了南京飞跃彩虹旅行社有限公司。
这两年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同质化严重、利润低、知名度低、创意缺乏、人才缺乏、经营分散、管理不健全等。我觉得,必须用先进的理念来改造这个产业,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内涵,做专业的乡村旅游地接及产业集成服务商。
整合资源,牵头成立“乡村旅游联盟”
公司成立之初,就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情急之下,我想到了一个在旅行社工作的发小,就去拉他入伙,当时他年薪已经10万了,而我什么条件都开不出,只能凭美好憧憬“画饼”。最终他被打动了,从大城市回到了小乡村,和我一起创业。
一开始,为了吸引农家乐经营户和我们合作,我们不拿一分钱提成,免费带客上门。即使是这样,还是有经营户思维上转不过来,总以为我们从中赚差价。印象最深的是一年春节,我帮一家度假山庄接了一个几十万元的企业年会,没想到老板竟然撇开我们,自己去和企业谈合作。不过,他做完这单后,就青黄不接了。慢慢地他认识到,只有“抱团”才能共赢,最终又来赔礼道歉,主动要求合作。
整合了当地的农家乐、度假村、景区等乡村旅游资源后,我们牵头成立了“横溪乡村旅游联盟”,陆续和42家旅游企业、82家农家乐和23家民宿签订了合作协议,设计了多条特色旅游线路,统一通过我们的营销平台推广。
随着业务量越来越大,人手告急,我又想了一招,跑到大学里请“外援”,把我们公司作为相关旅游院系的实践基地。学生们除了当兼职导游,还帮我做了很多事,比如,南农大的乐队周末来村里开音乐节,人气爆棚;我们的宣传册、微博、微信,都是学生在打理,他们想象力丰富,经常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我也从中物色人才,充实队伍,现在整个团队一共7人,全都是横溪本地的大学毕业生。
给乡村游注入文化创意的“灵魂”
乡村旅游,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总带着一股“土气”,而我想做的,就是让它也能变得有文化内涵。
乡村景色秀美,但乡间小路七拐八弯,很不好找。我们找到南师大地科院的龙毅教授团队,请他帮我们建设了“甜美横溪”智慧旅游导服系统,2014年2月份正式上线,游客只要下载这个APP到手机上,就像带了个电子导游,它能帮你指路,给你推荐好吃好玩的,用户还可以点评农家乐,系统根据口碑自动排名,目前已经有1万多次的下载量了。
我们还给经营户出主意,让他们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现在村里农家乐、精品酒店、青年旅舍、帐篷营地、乡村酒吧和拓展基地都有。依托这些资源,我们和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来开展军事化训练、团队拓展等项目;和城里的组团社合作,请他们重点带一些老年游客过来休闲养生,有的老年人一住就是一周;还和影楼合作,让他们带客人来拍婚纱照、情侣写真。在这些创意旅游产品的带动下,即使不是节假日,村里日均客流量也能达到两三千人。
事实证明,文化创意不仅给乡村旅游注入了“灵魂”,而且利润率也比传统地接产品要高出很多。2013年时,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还只有253万元,今年1—10月份已经有450万元了,其中创意旅游产品占了七成,利润也从一开始的5%上升到了20%,明年营业额有望再翻一番。
就在几天前,我的“江宁乡村创意旅游工作室”项目,在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农业部主办的2014年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中,获得优秀奖,这也是南京市选送的唯一一个获奖项目。
本报记者 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