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外资研发机构新变化: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

  • 发布时间:2014-11-13 15:09:30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外资研发机构新变化: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 从“全球整合”到“本地开放”

  新华网上海11月13日电(记者吴宇)全球医药巨头美国强生公司在上海设立亚太创新中心,下辖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三个研发分部;来自德国的特种化工企业赢创公司投资2300万欧元,完成了其对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十年来的第三次扩建,相关技术应用和服务范围从中国扩展至亚洲。

  这两则近日发生在上海的新闻,是在华外资研发机构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变化的最新注脚。作为全国外资研发机构最集中的城市,强生、赢创等研发中心立足上海逐步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市场及其背后的科技创新力量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已显著提升。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顾军介绍,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外资跨国公司来上海设立研发机构,多以技术和产品开发为主,并与生产企业配套,直接服务于其在中国的市场或生产部门。近年来,部分跨国公司开始提升上海研发中心在全球战略体系中的能级,纷纷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研发中心,以上海为基地面向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实施服务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并重”的战略。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已有37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其中,通用电气上海研发中心、杜邦上海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院等30家外资研发中心,均为其总部在全球布局的最高层级研发机构。

  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研发中心工作委员会会长、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兼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力认为,从最初的引进技术、开展适应性研发到通过自己的研发实力为亚洲乃至全球开发全新的产品,可归纳为“在中国为世界”的反向创新模式,未来将成为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重要发展趋势。

  除了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在华外资研发机构近期的另一大变化是从“全球整合”到“本地开放”。

  据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朱文斌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不少外资研发中心改变在本公司系统内“全球整合”的工作模式,开始以开放姿态与本地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在加快“知识溢出”的同时实现了中外双赢。

  例如,罗氏制药与协和医院、华山医院合作,针对人才紧缺专业已联合培养了九位博士后;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地以及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运用于能源、机械和医疗设备的前沿技术;巴斯夫投入一亿多元人民币成立中德研究发展基金,与中国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起合作研发网络。

  顾军表示,推动外资研发机构充分融入本地创新体系、服务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大势所趋。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借助外资研发机构等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组织的外力、外脑,通过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陈向力认为,面对中国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加入本地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中国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大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力度,为外资与本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重大科技创新搭建一个合作开放的平台。

  目前,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研发机构一年的专利授权量已超过两万件,且以创新类的发明创造和实用新型为主,产权超过三成归属本地。2013年,上海外企及外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达547.56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13.2%,约占上海全市企业研发总投入的一半。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