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上海,这个舞台包容度大
- 发布时间:2014-11-03 04:29:31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诸葛漪
每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戏曲板块总令观众翘首以待。不仅上演剧目都是近年来全国戏曲比赛获奖专业户,为艺术节搭建的平台也吸引了各方行家,票房热闹之余,传统戏曲未来几年发展方向也初露端倪。
发掘百姓生活中正能量
“唯有真实,才能打动观众;也唯有真实、可信,才能更加感人。”继豫剧《王屋山的女人》之后,晋剧《上马街》上周五登上逸夫舞台,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华原创戏曲板块第二个与观众见面的剧目。2011年创排至今,编剧赵爱斌反复强调真实对观众的感召力。《上马街》取材于太原解放前真人真事: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党地下工作者,把情报放在自行车内胎里传递出去。
看完豫剧 《王屋山的女人》 的细心观众发现,《王屋山的女人》与沪剧《挑山女人》创作思路不谋而合,都是从新闻报道获得灵感。《王屋山的女人》通过女主人公“彩云”替夫还债,弘扬“明晰责任担当、诚实守信才是人间正道”。《挑山女人》以“王美英”朴实的行为,呼唤着当下人们对诚信、担当、感恩、坚韧、宽容的思考。源自“真实”的创作默契,“挑山女人”华雯也出现在《王屋山的女人》观众席。记者获悉,两台“女人”大戏有望达成交流演出协议。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表示,“有原创戏曲板块非常好,市场反响让我们深感‘大众需要向上的精神’,明年我们会推荐豫剧《焦裕禄》来上海。”
以普通人生活为题材,弘扬社会正能量,成为艺术节戏曲剧目一大特色。玉溪市滇剧院《水莽草》讲述婆媳关系,劝人为善。玉溪滇剧院院长、“梅花奖”获得者冯咏梅把它归为轻喜剧寓言,“小家和谐、大家才会安定”。
植根传统融百家之长
传统戏曲如何吸引观众,是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一道考题。参加艺术节的剧目个个奖项等身、名声在外。《王屋山的女人》导演张平接受采访时说:“我带着团队来演戏,也借上海国际艺术节平台看好戏,向同行学习。”
艺术节委约剧目、摇滚京剧《水浒108荡寇志》与《王屋山的女人》同期上演,前一晚演出一结束,第二天评论“不要带着看京剧的预期就好了,否则上半场必逃走”在微信频繁转发。导演兼主演吴兴国并不认为在京剧中加入街舞、摇滚乐、动漫是离经叛道。他认为,创新必须建筑在传统上。彩排时,他指着演员说:“没有十多年传统戏曲基本功,演不好《荡寇志》。我们去上海戏曲学院找演员,老师一度担心学生演 《荡寇志》会破坏多年养成的范式,事实上,演员通过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找到了自己。”
《荡寇志》与上海戏曲学校合作,多位传统戏曲演员在舞台秀出几十年练家子工夫。武小生章嵩告诉记者:“《荡寇志》 用打击乐代替鼓点,演员同样能跟上节奏。”作为戏校老师,章嵩觉得演出《荡寇志》很有成就感,“从来没有那么多年轻观众出现在京剧剧场”。
植根传统,融合百家之长,也是众多参演剧目频频获奖的原因。《王屋山的女人》 编剧陈涌泉说:“北方戏奔放,《王屋山的女人》 偏要加强柔美感,融入歌剧、越剧元素,演员像话剧一样讲求内心体验,靠高科技舞美抓住观众眼球。”《王屋山的女人》带来戏曲院团少有的中西结合乐队,伴奏保留小、中、大提琴,而一般戏曲多由民乐加木管伴奏。
经典与创新齐头并进
豫剧、晋剧、汉剧、滇剧、绍剧……中华原创戏曲板块囊括了许多沪上观众难得一见的地方剧种。张平一度担心南方观众难以接受北方戏,但现场的掌声打消了他的疑虑,“现代戏理念超前,所以我们选择上海,这个舞台包容度大。”
传统经典与现代创新齐头并进,完全以艺术性、思想性、可看性作为衡量标准,这是上海国际艺术节选择戏曲剧目最大特色。除了《王屋山的女人》、《荡寇志》、《上马街》等一批新编剧目,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位梅花奖得主和10位白玉兰奖得主参与《淮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国家京剧院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李世济率程派弟子演唱会》、经典大戏《锁麟囊》、《梅妃》也将在上海国际艺术节陆续上演。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