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拔穷根的十八载光阴

  • 发布时间:2014-11-02 06:06:3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拓 荒

  “睡到这会儿,可拔不了穷根!”

  说起我们宁夏银川市镇北堡华西村的由来,得感谢已故的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1995年8月,吴仁宝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那时这边很贫穷,他感慨地说,“没想到西北还有这么穷的地方”。他与自治区有关领导商定,在宁夏建一个华西村,投入资金、加大培训,带动这里的农民富起来。西海固地区8个县的贫困农民搬迁到银川市镇北堡,江苏华西村给每人补贴300元的安家费,命名为宁夏华西村三区,后来更名为镇北堡华西村。

  我家原来在西吉县,住在大山里,靠天吃饭,遇到大旱就颗粒无收,“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当时两眼一抹黑,就搬过来了。刚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个大沙丘,一年有三季,隔三差五黄沙蔽日,大风刮起的石子打在脸上刀割般的疼。早上起床,脸上、被子上都是黄沙,有时门都被沙土封堵。

  1996年,全村还不到100户人,我们这里没通电,路是砂石路,路面高低不平。村民吃的是救济粮,住的是土坯垒起来的“小房房”,人均面积不到5平方米,只能藏身避雨。从原来的大山搬到这边,路上要坐8个小时的班车,有的村民在这边待不住,又搬回大山里,也有些村民把这里当成“歇马店”,处于观望状态。

  我是1996年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那年我31岁。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冬天,这里很荒凉,加上没电,上午快十点了,我还在家里睡懒觉。华西村党委一位副主任来我家,他说,“睡到这会儿,可拔不了穷根!”我1984年入伍,1986年就入了党。他问了我的情况,跟我聊得挺投机的。过了段时间,华西村又来人了,说想让我当华西村三区的党支部书记,我当时就懵了,这咋当呢?怕是不行吧?我问,“当书记一月多少工资?”那人说给80元。我当时每月打工能挣100元,又怕自己干不了,就回绝了。人家说,你是个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不能光想着打工。经过反复做工作,我答应了。

  任命宣布的第二天,村里要修渠,我得招呼人干活去。可那时我认识的人少,谁听咱的呢?当天晚上我给村民们打完了招呼,晚上睡觉感觉有压力了,明天要是没人去咋办?第二天一早,我不好意思先出门,就在家里瞅外面,看有没有人往挖渠那边走。我这个人好胜,就怕没人去,丢面子。一看,这不有人往那儿走呢吗,我才踏实下来。到了早上八九点,工地上人还挺多,我当干部才有点儿信心了。

  要想过上好日子,首先得把人心稳下来。我和班子成员租了一间房子当办公室,开会时我说,“在西海固咱们吃洋芋面,不往这搬也能过。既然来了,就要奋斗,靠自己的勤劳闯出一条路,一定要比在老家过得好一些。”

  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先改变观念。那时,村里人的观念还停留在盼着政府给袋面、给头牛,必须打破这种观念,让他们自己努力脱贫。1997年到1998年,我们比较辛苦,全村人齐心协力修路、植树、挖渠,栽树的时候,抡起洋镐地上只出现个小白点。衣服磨烂了,手磨破了,路修平了,村民们挑水浇树,树木成活率达到95%。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当初的艰苦。曙光永远照耀着最勤奋的人,现在的宁夏华西村,道路平坦、树木成荫、土地肥沃,肆虐的风沙也退去了。

  共 富

  大家的心也凝聚在一起,团结得像一个家庭

  1998年,我们陆续发展枸杞种植,后来村里买了些农用车,村民们跑运输,村子渐渐发展起来。

  2000年初,华西村三区移交属地管理,划归银川市郊区。在各级组织的支持下,由村民自己出土方,上级出机械硬化路面,修成了800米长的柏油路,这是华西村各区最早的一条柏油路,也是南部山区移民第一次在自己门前走油路,大家爱惜得不得了,小孩子看到一块石子,也要拾起带走。当年冬天,华西村三区和德援项目三分区合并成了一个村,并更名为新华村。村里选举出了第一届党支部,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我们又更名为华西村。

  2009年前,我们村一直在发展,没有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的家庭。但是全村贫富并不均衡,有年收入过百万元的,也有只有一两万元的。我们这些干部心里着急,就走访村民,问他们为啥咱们发展慢?有人说缺资金、有人说缺技术、有的说缺信息。

  2010年,村里提出“百富带百贫”,从2011年开始执行,按照农户自愿、产业相同或相近、相互承诺、共同富裕的原则,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致富能手带头与贫困户结对子,动员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和企业,与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贫困户结对帮扶,通过双向承诺、签订责任书,建立党群共富联合体,每3年作为一轮帮扶周期,主要内容是帮资金、帮技术、帮项目、帮信息。

  到目前为止,我们组建党群共富联合体7个,参与“百富带百贫”活动的党员32名、致富带头人101名、企业1家,带动178个贫困户脱贫致富,村民之间更和谐了。

  经过十几年艰苦努力、摸爬滚打,支部班子、党员和村民,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了解到了解,大家的心也凝聚在一起,团结得像一个家庭。2012年,我们还成立了物业公司,聘请了18名保洁员,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月工资600元。

  梦 想

  新华村最低农民纯收入达到1万元,我就退下来

  如今,村里已形成种植、养殖、运输和劳务输出4个产业。到2013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4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家庭有526户,占35%。村里有枸杞芽茶厂,每年收入近40万元,用工近60人,月工资1800元。你问我的目标?干到2016年,新华村最低农民纯收入达到1万元,我就退下来。现在看,难度还不小。虽然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了,但最穷的户还没达到人均纯收入1万元。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现在,我们正在拿方案,主要发展旅游,我们离镇北堡影视城近,离银川的景点沙湖也不远。我们想用好政策,打造一个新型文化旅游小镇,把5个村整合起来,搞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设计成一条旅游线路,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

  另外,就是要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发挥能人的作用,更新观念,提高致富的带动力。

  与其他几个“移民吊装村”(整村搬迁)不同的是,华西村只有开始的农户是由政府组织搬迁安置的,此后大规模的移民都是自发的。现在,我们村吸引了很多其他省份的移民,各种口音都能听到。

  我当村党支部书记18年了。我总觉得很着急,因为光阴不会为谁而停留,总是向前走。目前,我们村的情况比当初好多了,但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会落后。带着大家共同富裕,这就是我的梦想。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