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财经]林耘谈楼市新政:需警惕副作用
- 发布时间:2014-10-27 07: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v.cen.ce.cn/video_info/2014-10-24/1414137786640.json,553,450
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在各地放开限购、央行松绑限贷,以及官方降低住房公积金利用门槛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祭出之后,中国主要城市住宅新盘入市和成交逐步回升。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在谈及这一消息时指出,这轮楼市政策调整的力度非常大,效果显著。但调控手段“是药三分毒”,有疗效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楼市瞬间降温和爆发局部风险,所以房地产政策还需要回归常态。
林耘说:“房地产除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之外,对经济也有影响。我们看到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到了7.3%,其中房地产表现不佳是一个影响因素。”谈到未来房地产走势,林耘认为,楼市短期内有回落,中期会有一定摇摆。但对经济的影响是正面的,老百姓也能够从中受益。(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心源)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在各地放开限购、央行松绑限贷,以及官方降低住房公积金利用门槛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祭出之后,中国主要城市住宅新盘入市和成交逐步回升。而连续三个月下跌的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反弹,土地市场正在升温。中新网援引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称,截至本月23号,10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22宗,合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34.96万平米,33%的平均溢价率创下了今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虽然土地成交总量受供应量影响出现下调,但从溢价率的变化趋势看,虽然今年无法与去年全年相比,但10月已经出现上行趋势,土地市场在10月份有所复苏。林耘。
【点评】林耘
【追问】如果要盘点这两年频现老板“跑路”或着“失联”的商帮,那么赣商商帮相对是块净土,但不幸的是,这座最后的堡垒近日也失守了。几乎所有的悲情老板都有一个类似的剧本,就是融资过度了,投了房地产,借了高利贷。那么您觉得商会文化能否耐得住经济严冬?
相关新闻:
[我财经]艾学蛟:1500亿投基建无疑是稳增长信号
[我财经]艾学蛟:央行“挤牙膏”是为防止过剩产业复活
网罗财经热点,聚焦消费话题,欢迎收看我财经。我是赵巍娜,大家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节目的精彩视频。以下是今天节目主要内容:
1、【导视】媒体解读四中全会公报,会议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稍后请评论员林耘带来分析解读。
【播报】综合十大财经网站,“财经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闻是:
2、【导视】10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22宗,33%的平均溢价率创半年新高。
3、【导视】国家外汇局的数据显示,前3季度,跨境资金在震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4、【导视】政府采购频出残次品,其中2000元的普通电脑报价高达9万元。
5、【导视】北京市人大调研发现,在北京的各类临时执法人员高达20万以上,是正式工的3倍。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十八届四中全会昨天闭幕。全会在依法治国方面有哪些新提法、新举措?全会公报又有哪些看点?今天我们就和评论员一起聊一聊。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媒体和专家是怎么解读四中全会公报的。中国网的一篇文章解读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整体部署,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则从财经方面解读说,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出,因此最近一两年内,财税立法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则表示,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资改革也要依法推进,对国有资本改革和监管的任何制度、任何手段和任何重大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
【点评】林耘
【追问1】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国资改革要依法推进。那么最近国资委通报说,有个别央企内外勾结低价转让国有股权。那么这次四中全会公报出来以后,这样的行为能有效得到遏制吗?
【追问2】我们还注意到一篇人民网的解读,它总共解读了四中全会公报的九大看点,其中就包括把法治建设纳入政绩考核、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将被追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等等,那么您觉得这次公报还有哪些看点?
【播报】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来关注一下楼市方面的最新动态。在各地放开限购、央行松绑限贷,以及官方降低住房公积金利用门槛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祭出之后,中国主要城市住宅新盘入市和成交逐步回升。而连续三个月下跌的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反弹,土地市场正在升温。中新网援引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称,截至本月23号,10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22宗,合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34.96万平米,33%的平均溢价率创下了今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虽然土地成交总量受供应量影响出现下调,但从溢价率的变化趋势看,虽然今年无法与去年全年相比,但10月已经出现上行趋势,土地市场在10月份有所复苏。
【点评】林耘
【追问】如果要盘点这两年频现老板“跑路”或着“失联”的商帮,那么赣商商帮相对是块净土,但不幸的是,这座最后的堡垒近日也失守了。几乎所有的悲情老板都有一个类似的剧本,就是融资过度了,投了房地产,借了高利贷。那么您觉得商会文化能否耐得住经济严冬?
【播报】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收支数据显示,前3季度,跨境资金总体保持净流入态势,外汇供求在震荡中趋向基本平衡,但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出现了季度逆差。同样是在三季度,外汇储备也出现了大约1000亿美元的负增长。那么为何在外贸顺差增加、人民币汇率回升的情况下,跨境资金依然出现阶段性流出呢?我国是否面临资本大量外逃的风险呢?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认为,当前我国有资本外流,但并没有资本大量外逃的风险。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央行逐步淡出外汇市场干预,就意味着贸易顺差必然对应着资本流出,而且贸易顺差越大,资本流出规模就越大,而未来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也可能会成为常态,外汇储备将进入“有增有减”新时代。
【点评】林耘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价格“猫腻”似乎是政府采购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显示,部分地方政府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有79.86%的商品高于市场价格。其中最极端的一个案例是,一台普通的台式电脑,政府采购价达到惊人的9万多元,而市场价不过才2000多元,相差近30倍。然而无独有偶,今年9月湖南邵阳县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当地政府原本打算为学生更换10万套桌椅,却没想到花1500万元招标采购回来的全都是“次品”。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表示,一般政府采购都是找生产商采购,如果没有资质的企业蒙混过关了,其中要么是企业弄虚作假,要么是采购部门有漏洞。而政府采购专家谷辽海也认为,产品验收环节要进一步明确验收方及其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提供的产品与投标文件不一致,或者存在玩忽职守情节的,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但这一点在目前的《政府采购法》里还没有规定。
【点评】林耘
【播报】来看财经今榜第五位的新闻。
来关注一下北京的临时执法人员。据新华网消息,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专项调研显示,一名城管队员执法,总计需要42个部门配合,13项权力确认,部门职责交叉十分严重。此外,这项调研还发现,北京的各类临时执法人员高达20万以上,是正式工的3倍。而缺乏执法权限的临时工,参与一线执法的比例也远远高出正式工,这种现象在各地都十分普遍。
有协警坦言,他们这些临时工面临着很多不公,不但脏活、累活基本都是他们承包,还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他们没有丝毫的职位上升空间,一旦出问题还容易被当做“替罪羊”处理。对此,有网友指出,一面是大量招聘执法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的临时工上街,一面又要应对错综复杂矛盾集中的治理工作,临时工似乎常常会印证“专业背黑锅者”这一称号。
【点评】林耘
【播报】新闻热点,财经解读,以上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谢谢您的收看,您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以往节目的精彩视频。再见。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