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乘改革风借科技力扬农业帆

  • 发布时间:2014-10-23 11:29:5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江晓辉赵尧先

  近年来,即墨市围绕全面提速现代农业升级,依托改革创新发展“源动力”,科技探索生产高效新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有力地提速了现代农业发展。

  高起点打造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

  即墨市沿西部大沽河流域建设34万亩青岛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打造“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精品农业标准品牌带动、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生态休闲农业服务增值”四大功能体系,以现代服务业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部及国字号农业科研单位入驻,促进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品牌孵化器,通过构建现代农业良种及种苗产业发展、生产技术服务支撑、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装备应用、品牌建设与销售、咨询与培训六大平台,完善其教育培训、规划设计、实验示范、参谋服务、品牌开拓等功能,将孵化器打造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农业科技的“硅谷”。力争三年内,孵化培育农业中小企业30家,培育本土蔬菜品种8—10个,五年内达到国家级孵化器认定标准,打造全国优秀孵化器品牌。

  在中央及各级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下,全市农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市共计建设完成即发现代农业示范园、青岛钱谷山有机农庄、青岛环湾百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各类农业园区140余个,建设规模300亩以上的大型现代农业园区30余个,其中包括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55个,面积约35万亩;国家级认定的无公害生产基地38个,面积约22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8.2万亩。此外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及青岛正大畜禽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得了青岛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称号。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通过实施“一图二书三员四定”创新型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市、镇、村三级监管体系,打造全市横到边、竖到底的“网格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迅速到位和规范有效。“一图”是指建立镇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区域分布图。“二书”是指责任书和承诺书:一是镇与监管中心、监管中心与村庄、监管中心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二是镇监管中心与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庄与种植农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三员”是指农产品质量安全镇级监管员、村级协管员和生产企业信息员。“四定”是指定区域、定任务、定要求、定考核。

  编制农产品质量追溯软件,将农产品生产单位和农药经销店全部纳入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和农药的双向追溯,上可追到生产企业,下可追到购买者。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力量,即墨市政府投资1200万元,整合各部门检测机构建设了即墨市食品综合检测中心;投资60万元在移风店镇、刘家庄中心社区和七级中心社区新建成3个高标准农药残留检测室;安排专项资金138万元,新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28处。

  根据青岛农委统一部署,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合作社等处安装二维码追溯系统。制定了《即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并印发到各镇和相关单位。通过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渠道和实行专供专营,建立完善购销货台账,实施市、镇、基地直供的三级配送体系,全市设立7家高毒农药销售点,实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实现农业化学投入品“供、销、用”的链式管理。

  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快以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为主体的地方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金口芹菜生产技术规程》、《榆黄菇生产技术规程》和《地理标志白庙芋头生产技术规程》青岛市地方标准3项及各类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70项。同时,将各项规程编制印刷成册,分发到各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以及大规模种植户手中,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有标可依,严格贯彻落实,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编制了《即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制定了农产品检测计划。各单位根据监测计划和监测内容,及时做好各项检测工作,检测项目和结果按时上报,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农事季节、气象、气候以及病虫发生规律,不定期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每年发布15期以上。

  科技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建立了即墨市农业科技110信息平台分指挥中心,设立镇级工作站9处,组建60人专家咨询团,成立200人的村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联络员队伍,通过开展百村千户科技行活动,切实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技推广工作有序进行。每年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0余个,进行农民科技培训1.3万人次,并将小麦宽幅精播、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绿色防控等30余项农业新技术与良种补贴工作结合,聚力助推全市农技推广事业发展。今年全市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7个,涉及6个镇48个村庄8889户,通过综合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了示范片亩产600公斤、增产2%的产量目标。

  2014年5月在青岛市率先进行了万亩小麦病虫害防治载人飞机飞防作业。目前全市共有植保专业组织7个,拥有大中型药械3台套,从业人员达394人,2014年全市统防统治覆盖面积66.14万亩,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总覆盖面积38万亩。

  以“青岛市百万亩果茶项目”、“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项目”实施为支撑,做大做强沿海特色茶产业带,加强新品种引进、繁育和青岛市“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的建设。目前已新建茶园1500亩,培育良种繁育基地1处,培育国内珍稀品种40万株;承建《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示范园建设项目》1000亩,引种“名特奇优”满天红梨、红乳葡萄等果树良种18个,中茶108、金紫笋等茶树良种12个。

  2014年在移风店镇实施了农业园区面源污染治理试点项目,推广实施绿色防控技术2000亩,主要示范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段泊岚镇泉庄村、程戈庄村推广示范可降解地膜10亩;在刘家庄中心社区青岛福兴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395万元,建设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1处。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

  农业生产组织化发展加快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更多外资参与农产品深加工、花卉种植及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建设,形成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抓手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服务壮大以温泉茶场、鳌福茶场等为代表的茶叶加工产业链;金华粮油、旭光食品等为代表的花生加工产业链;丰科生物、东颐锦禾为代表的蔬菜、食用菌加工产业链;华裕庄园、龙之园等为代表的果品加工产业链;青岛华外金口综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万头香猪、青岛东颐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500头肉牛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产业链,并以这些产业链为基础,加快即墨市农业生产组织化发展步伐。

  引导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定单+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指导企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平等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方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中间购销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依托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青岛移风农产品交易中心以及即墨市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规划建设鳌山白庙芋头、金口芹菜等16处田头市场,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规范各类农产品的市场流通秩序。

  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超过1156家,其中包括青岛金天柱山绿茶专业合作社、青岛农合金口芹菜专业合作社、青岛蓝村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入社成员达到4万户;全市规模以上家庭农场超过1200家,50亩以上规模经营大户达到187家,其中150亩以上达到68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37家,其中即发集团、青岛亚是加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属省级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加大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即墨市加速提升全域城镇化水平,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两区共建、三个集中、四个融合”(集聚类社区与特色产业园区共建;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有序实现社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的总体思路,集中优势力量,调动各种资源,全力谋求突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4年,即墨市计划新建22个社区,其中城中村改造类6个,镇驻地和功能区整合类社区16个,规划总占地9987亩,共覆盖村庄89个,涉及30300户。目前,22个社区已全部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18个社区已开工建设,开工率为81.8%。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设立即墨市农业服务大厅,设置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农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对外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业务办理、政策咨询、产品查询等服务。同时加强与金融、保险机构对接力度,全面推进小麦、玉米、温室大棚、葡萄及马铃薯等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