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邮轮经济如何念好“三字经”?

  • 发布时间:2014-10-14 09:08:3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9月2日,“椰香公主号”邮轮(右)缓缓离开三亚港。当日,西沙邮轮旅游三亚至西沙航线首航。新华社发

  “大”:迎接邮轮市场的“大浪潮”

  近日,900多名中国游客乘坐中国首艘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邮轮“中华泰山号”在经历了5天4夜的韩国之旅后返回烟台港。乘坐邮轮旅行正慢慢改变着国人的旅游方式。

  “中华泰山号”邮轮船长刘仁才说,跟动辄几千、上万元的外国邮轮相比,“中华泰山”邮轮的定价比较亲民。来自山东的薛女士带着自己的女儿出来游玩,她说:“只交了三千多元就可以乘邮轮出国玩儿,挺值的。”

  中国邮轮市场有多大?来自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数据显示,中国乘坐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从2005年的几千人增加到2013年的57万人,今年有望突破70万人。到2020年,邮轮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有望达到510亿元。

  “近年来,各大国际大型邮轮公司纷纷开通中国航线,中国邮轮市场成为邮轮业争夺的焦点。‘中华泰山号’邮轮的前两个航次旅客爆满,就说明国人对邮轮旅游的向往和认可。”渤海轮渡公司总经理于新建指出,“中华泰山号”首航的更大意义,在于打破了外国邮轮巨头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

  邮轮经济,被称为“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国际邮轮协会透露,目前亚太区的35亿人口中,邮轮市场渗透率不到0.05%,而北美洲邮轮市场渗透率约达3.2%,欧洲邮轮市场渗透率约为2%。中国邮轮市场方兴未艾,为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提出,以邮轮运输带动邮轮经济发展,将邮轮经济打造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邮轮旅客数量有望达到450万人次,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邮轮市场。

  “特”:寻找竞争的独特定位

  近年来,邮轮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以家庭游客为主力的国人的青睐。看中这一机会,歌诗达、皇家加勒比、地中海等欧美邮轮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但因在语言、餐饮、消费习惯等方面对中国本土文化融入不足,目前大都存在一定程度“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为国内企业自主经营管理的邮轮提供了发展契机。

  而与国际邮轮巨头纷纷以上海港、天津港、三亚港等港口作为母港不同,渤海轮渡以烟台港为母港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与国际巨头的正面竞争。渤海轮渡董秘宁武表示,从目前来看,以烟台为母港并没有对客源造成太大影响。

  伴随着休闲游、出境游持续高增长,近年中国邮轮旅游开始进入爆发期。但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认为,邮轮产业是技术高度密集与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中国目前不缺资本,缺少的是软实力——邮轮运营的管理人才和邮轮运营的管理系统。

  “邮轮属于高端旅游行业,我们一直在探索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运营模式。”于新建介绍,为使“中华泰山号”更符合国人出游和消费习惯,从船上设施、服务人员、生活用品到休闲娱乐,都加入不少中国元素,游客在船上既可遍尝各国美食,感受异国风情,又不会因为过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出游体验。

  近年,中小型邮轮在国内的认知度有较大提升,成为本土邮轮差异竞争的阵地。对此,中国旅游报的旅游专家杨小涟认为,相比大型邮轮,中小型邮轮具有一价全包、私人空间较大、客人与服务人员配比高等优势。除此以外,中小型邮轮吃水量较浅,对航道和港口的要求较低,因而能够去到一些峡湾、小镇,包括一些比较隐蔽的“世外桃源”。

  业内人士称,除了差异化竞争,邮轮产业还面临本土邮轮服务标准制定、国际邮轮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问题,中国邮轮旅游还需要深挖自身特色。

  “慢”:休闲游如何激活“慢文化”

  8月31日下午,来自西安的骆先生带着自己的父母登上了邮轮之旅,“全程吃住玩在邮轮,避免了来回搬动行李,比较适合慢生活”。

  邮轮休闲,倡导“慢节拍”。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认为,要打造邮轮“慢文化”,就是要实现旅游向度假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疲于奔命,“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出游方式。此外,崔军指出,我国自主运营管理的邮轮还应努力营造“游文化”“海文化”和“孝文化”。

  “‘游文化’就是要让邮轮成为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旅游目的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平台,增加旅游的文化元素,变一般观景购物之旅为深度文化之旅;‘海文化’就是要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和感受深海远洋,了解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培养海洋胸怀;‘孝文化’就是要提供一个适合老年人出游的方式,给年轻人尽孝道提供一个放心的选择,使中华传统美德在邮轮上得到体现。”

  邮轮旅游最早始于18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在源头上带有西方贵族文化传统的这一休闲方式,积攒下了自己的一套文化、礼仪、着装规范,这也成为邮轮“慢文化”的一部分。

  一些专家指出,中国人对邮轮文化尚未完全熟悉,素养还需培育,一些中国游客对着装、礼仪等邮轮文化还存欠缺。但崔军建议,可以针对中国人的着装习惯、行为习惯,推出类似于“不用着正装的邮轮”“不用排队的邮轮”等概念。实际上,“中华泰山”在维持秩序、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一些创新做法,已经有明显成效,比如游客上下船和就餐的秩序和速度,大大好于国外邮轮。

  崔军认为,中国自主运营的邮轮,既要充分吸收世界邮轮百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文化元素,更要适应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和游客需求,积极调整和创新,减少一些不适合中国人的礼仪习惯,打造本土邮轮文化。(本报记者 杨 亮)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