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应成为企业“信仰”
- 发布时间:2014-10-10 00:31:4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采访对象小档案:
陈波,高级工程师,四川华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商会副会长、四川川联小微企业协会会长。他创建的四川华南信息产业公司是国内最早也是四川省规模最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见到陈波的时候,两鬓微白的他正戴着眼镜研究微信公众号的商业平台。计算机科班出身的陈波,虽已过了不惑之年,但学习的劲头依然不减,特别是对信息化带来的市场机遇非常敏感。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了解到,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之下,华南信息产业公司不仅完成了一次次技术突破,而且陈波有了更远大的规划--今年5月,他牵头成立四川川联小微企业协会,希望携手四川400多家小微企业,一起构建更加巨大的免费信息化产业平台。
重重顾虑吓倒中小企业
不创新等死,已经是企业共识,但业界还流传着后半句话,"自主创新找死"。这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瞻前顾后,迟迟迈不出腿。
"企业的觉悟和顾虑是双刃剑。虽然有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但资金缺乏、势单力薄等问题,让中小企业无法承受重大技术开发的失败。"谈到这一点,陈波十分感慨,"四川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行政程序繁琐,鼓励创新的财税政策不完善,项目信息又分散,这就增加了创新成本,所以风险很大。"
在新加坡、剑桥大学培训学习的时候,陈波尤为感到国内中小企业生存创新环境的艰难。他介绍说,"国外保护中小企业创新的意识早也做得好。日本的'国民金融公库'和'企业金融公库'向小企业投放比民间银行利率低2%~3%的长期贷款;欧盟以高出大企业10%的转向补贴用于中小企业创新,源头上就分担了75%和50%的研发费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的工业技术创新中,50%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陈波认为,我国虽然也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可是政策效应衰减很大,"比如说用技术专利能跟银行贷款,但你去看看,有几家企业真的能用专利贷到款呢?原因在哪儿?关键是意识没跟上。"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了解到,为帮助技术创新,许多国家都有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美国最为成熟,成立全流程中小企业服务,包括39个"企业信息中心"、近千家发展中心、17个出口协助中心,还有"一站资本店"和众多"中小企业孵化机构"。企业之间的创新互助意识非常强烈,成立了许多组织机构。
"国内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太少,产学研协作不紧密,融资渠道和社会资本对接都是老大难,创新意识没有实际保障,不敢创新。怎么办?中小企业必须有抱团发展的创新意识,而且必须建立信息化平台,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有共抗风险能力。"陈波说。
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
谈及成立川联小微企业协会的初衷,陈波坦言,"中小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思维抱团发展,才能够完成新的自身造血。信息化是公共服务平台的前提。"
陈波透露了协会的发展蓝图,"协会里400多家小微企业,通过产业集群提升,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无论是投融资、营销,还是园区建设和培训,我都想用信息化平台作为基础构建。"
据了解,陈波正在委托公司为协会开发一套专门的软件,类似微信通,免费提供给会员使用,这样不仅能网上搭建银行、律所、产销的对接平台,还可以给企业提供专业的内部信息化管理方案,至少省去了企业买进销存软件的费用,提高了管理效率。“我们的信息发布、项目对接和培训报名,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实现,我们还要开‘微商城’,帮助会员在网上卖东西。”
“初步预估了一下,光人工费一年就能节省好几万元。平台化是培育企业创新意识的最好方式。”陈波对微信公众平台寄予厚望。
陈波的创新思维还非常“潮”,在与记者探讨微信的技术创新话题时,忽然双手用力一拍说,“对!以后我们也可以用二维码,开会签到就‘扫一扫’。不但方便后台统计,也让那些传统思维的同志们不得不与时俱进一下,跟上信息化发展的大船。”
>>延伸阅读
华南信产崛起之道
仔细翻阅华南信产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不断创新是这家企业能够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
在公司初创时,缺人也缺钱。陈波又当老板又当高工,开始了一点一滴的艰难积累。卖硬件的公司都要“囤货”,以便不时之需。但陈波不干。“小企业的快速反应很重要。我们去做技术维护时,一诊断出问题,换什么样的零部件,立刻打电话到广州,第二天发快递过来。所以我们迄今都没库房,只提供订单式服务。”
而就是这种“0库存”的订单式服务,让陈波在上世纪90年代从依靠卖硬件获得利润的企业里脱颖而出,这为后来企业的几次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陈波认为,中小企业创新都有共性,“我们规模小、专业化高、管理层次少、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所以能做出快速的创新决策。和大企业相比,虽然竞争压力大,但创新求生存的动力也大,所以中小企业更有效率也更能捕捉到市场机会。”
陈波遭遇的第一次瓶颈期是2000年前后,受金融危机和货币升值影响,硬是让公司2000万的产值萎缩到了400多万,人员也开始反复流失。
怎么办?对此陈波必须快速给出答案。在进行深入的思考之后,陈波决定在公司主营业务上进行转型,快速切入软件开发。而这次转型为华南信产公司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支点。从此,华南信产一口气开发了追逃、查询、办公自动化、社保等一系列高新软件,其中的公安综合业务查询系统还被公安部定义为“公安信息化的航空母舰”。
在这次转型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节点不得不提。华南信产针对流窜案件开发了一个单机版的软件,由于很好用,市场需求很热,但没多久竞争对手就跟了上来。怎么办?华南信产给出的答案是继续开发更好的软件,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新系统最大创新点是攻克了网络技术难题,把省、市、全国各县的派出所之间的业务都连接起来,解决了孤立信息不对称的痛点,这在当时是没有企业做到的,订单纷涌而来,很快把企业再次拉上了快速道。
为了激励研发团队尽快开发出软件,陈波借钱给研发人员开出了高工资。“当时压力真的非常大。”回想走过的路,陈波感慨万千,“企业创新,千万要转变思维,一定要紧扣市场落地,跟客户加强联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