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大漠戈壁织锦绣

  • 发布时间:2014-09-30 06:06:4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阿拉尔的苹果红了,五家渠的葡萄绿了……多彩9月,天山南北瓜果飘香,锦绣如织。

  60年前,兵团成立之初,按照“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地、不与民争水”的原则,将团场主要布局在沙漠边缘、戈壁荒滩、边境一线。在恶劣的条件下,兵团人既是国土卫士,又当生态卫士,把亘古荒原一点点染绿。

  可以说,兵团发展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环境抗争的历史,一部改造大漠戈壁生态的历史。60年来,兵团人兴建水利,改造荒地,植树造林,挖沟造渠,构筑了数千公里绿色屏障,创造了生态建设的奇迹。

  打开新疆地形地貌图可以看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有一座绿洲。被黄色包围的这抹绿色,格外惹眼。这块绿洲,顽强地阻止了两大沙漠的“会合”。

  二师33团就坐落在这块绿洲上,以前风沙肆虐迷人眼,如今绿树成行柳如烟。“原来风沙大着呢,有时在室外吹得人睁不开眼,果树长不大,庄稼种不好。现在环境好了,香梨、苹果、红枣连成片,职工的收入也跟着增加了。”33团职工赵海说。

  能够在沙漠腹地建起绿色屏障,离不开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33团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乃至世界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蒸发量却在2500毫米以上。采用节水滴灌技术,使大规模植绿成为可能。截至目前,33团累计在荒漠植树30多万亩,果林面积达6.2万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近36%。

  与33团一样,坚守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八师150团,秉持“生态立团、生态戍边”理念,致力于改造沙漠周边地带的生态环境。经过三代军垦人的不懈努力,150团应用节水技术,建成了以荒漠防风固沙林、防风阻沙基干林、农田防护林和人居绿化防护林为主的四级生态防护体系,实现了从人退沙进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为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兵团人攻坚克难,硬是“逼”出来节水这项国内领先的产业。目前,兵团成为国内最大的节水灌溉区,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年节水超过10亿立方米。

  着眼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去年2月,历时5年编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实施,计划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5%;林地保有量19000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4339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兵团积极参与构建新疆“三屏两环”生态安全格局。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和三北防护林、边境林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与自治区共同构建“三屏”,即阿尔泰山地森林、天山山地草原森林和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荒漠草原;“两环”,即环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边缘绿洲区。

  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兵团发展理念、生产方式悄然转变,让生态文明建设与屯垦戍边事业深度融合。兵团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军国告诉记者,兵团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近年来,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关闭了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水泥、小煤矿、小电厂、小味精厂、小铁厂、小纸厂,推广了以天业集团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协调同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强调,兵团要更好地履行生态卫士职责,守卫新疆绿洲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美丽兵团建设,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兵团各项工作,着力建设满眼田园风光、留有军垦记忆,洋溢现代气息的生产生活环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