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为新一轮对外开放探路

  • 发布时间:2014-09-24 20:30:41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唐玮婕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审批下来了,企业上来了”——一张不断压缩的“负面清单”,让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从原先的核准、审批“切换”到备案管理;一纸不断增加的服务业开放列表,打破了一个又一个限制已久的准入“门槛”……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开放试验。站在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当下,作为中国实施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的四大制度创新,抓住国际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促成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和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眼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这场以开放促改革的“试验”正不断结出硕果。

  打开大门,放宽准入——建立上海自贸区的一大目的,就是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做试验。自去年9月底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的服务业23项开放措施已全面实施,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措施。截至目前,已有283个项目落地,服务业扩大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化产业率先得到松绑——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百视通与微软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正是自贸区的001号企业。今年4月,上海自贸区文化市场开放项目实施细则出炉,标志着经历14年后游戏机在中国内地正式“开禁”,中国版XboxOne很快将出现在国内消费者手中。

  旅游业开放也在“破冰”——地中海邮轮旅行社(上海)有限公司成为自贸区内首家获批、具有除台湾地区以外出境游资质的旅游企业,目前还有数十家旅行社计划在自贸区申请落户。

  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将对中国的开放格局带来深刻影响。今年国务院又批准了新一轮31项扩大开放措施,商贸物流、会计审计、医疗、一般制造业等领域的先行先试都将在自贸区内逐渐铺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表示,上海自贸区实行对内外企业一视同仁的开放,通过放宽准入,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创造创新,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将有力促进自贸区服务功能的提升,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形成有效互动。

  近一年来,外商投资、境外投资管理和商事登记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在自贸区先后落地,随着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创业热情和市场活力正在得到充分激发。

  眼下,在上海自贸区内,负面清单以外领域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和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制全部改为备案制。到今年8月底,区内新设外资企业当场完成,比原先审批平均8天时间大大缩短。由于建立了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方式,自贸区管委会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备案手续,已办结79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上海自贸区正在打造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在2013版负面清单的基础上,今年6月,修订后的2014版负面清单对外公布,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190条减少到139条,调整率达26.8%。

  正是制度创新的“磁石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外企业加速入驻。从挂牌到今年8月底,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近1.2万家,区内外商投资呈现逐月递增态势,8月新设外资企业192户,比去年挂牌后首月设立数上升了7倍,约占当月新设企业数的1/4。

  “在全球经济的新形势下,上海自贸区要建立‘新开放观’。”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告诉记者,“这块区域的功能就是一个先行先试的压力测试平台,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先行试验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积累新形势下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的经验,为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探索服务业开放的新路径,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为全国经济服务。”他表示,“只要我们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溢出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摘编自9月24日文汇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