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 发布时间:2014-09-24 01:00: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老工业基地如何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进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长春市近年来尝试政府深度介入并与市场机制相融合,统筹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市场环境、金融等科技创新要素,搭建政产学研用金介“七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摸索科技创新路径,取得一定成果。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短短3年时间,长春市一批有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已经彰显了协同创新平台探索的价值。
统筹资源深度介入
近年来,长春市科研成果“内陆开花,沿海生长”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的调查,“十五”期间,包括中科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等在内的科研院所共取得科研成果2045项,实现就地转化的只有268项,仅占13.1%。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所长安立佳表示,虽然科研实力强,人才优势明显,但与发达地区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筑巢引凤”相比,长春不仅难以吸引到科技项目,自身的也被发达省份抢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平台,实验室和企业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安立佳说。
从2011年开始,长春市尝试建立“政产学研用金介”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院所支撑、用户提出需求、金融支持、中介服务“七位一体”,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落地生根。
“七位一体”创新模式重点是建立三个机制:
一是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舟桥”机制。长春市科技局副局长孟繁军介绍,转化机制融合到科技研发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如在科技攻关阶段,推动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在中试阶段,支持企业不愿接盘、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经过中试就地转化;在产业化阶段,通过科技成果托管、挂牌交易、拍卖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建立科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长春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协调各高校院所推进科技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等机制,从而激发高校院所科技人才的潜力和活力。
三是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机制。目前,长春市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面向社会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共享资源。长春市政府积极推动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体系、科技资源开放运行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开放共享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加快推动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同时,长春市还搭建两大载体(长东北科技创新 中 心 、 吉 林 长 春 集 成 创 新 综 合体)、三类中心(企业研发中心、行业中试与检测中心、公共科技服务中心)、八大协同创新基地(汽车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光电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孟繁军表示,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打破了过去各创新单元各自为战的松散局面,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难以与市场对接的问题,同时也推动了科技局工作,目前科技局正在进一步转变职能,更多地变管理为协调服务,以适应新形势要求。
搭建平台共同成长
在今年7月中旬举行的第11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一家名为“天火”的企业吸引了众多目光:造型独特的三轮机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就在1年前,长春天火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为融资难苦恼时,来自长春新兴产业投资公司的500万元债券投资,让企业看到希望。借助这笔投资,天火公司员工由30人增加到60多人,年营业收入从485万元增加到1036万元。
天火的变化是长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缩影,新兴产业投资公司,是长春市政府设立的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一个平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缩短了从成果到产品、产业的路径,但投入是转为产业的制约点,也是困扰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最大瓶颈。长春市将政府服务的起点放在破解融资难上,构建科技金融体系,以股权投入等方式,形成立体服务网络,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长春市科技局副局长孟繁军说,长春改变以往单纯拨款扶持方式,探索股权投入、贴息贷款等新办法,政府与企业一起成长。
在政府的多方扶持下,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宽市场融资渠道。位于长春市高新区的纵横软件开发有限公 司 已 经 将 目 光 瞄 向 资 本 市 场 。“以前企业缺钱,就是想尽办法找银行贷款、找亲属借钱,而现在,则是寻找战略投资者,采用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融资模式。”公司总经理李洪光说。
“目前,长春市的科技金融领域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企业融资模式从过去‘找银行’的单一模式向 ‘ 找 资 本 市 场 ’ 等 多 元 模 式 转变;二是金融扶持从单一服务模式向组合式服务体系转变;三是企业家思想也从过去相对封闭向开放转变。”长春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石威说。
据长春市科技局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末,长春市已向42户科技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投资额超过1.7亿元,吸引投资12.9亿元。所投企业资产总额已超过24 .47亿元,累计实现产值17 .28亿元,实现利润6.86亿元。
长春市科技局不久前还制定实施了《关于推进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流程改革的暂行办法》,进一步打造“阳光科技”。孟繁军说,科技项目管理流程不透明的问题一直存在,改革就是为了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确保有限的项目资金能充分发挥作用。
“巨人”初露相民营迈大步
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形容“七位一体”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背水一战,不得不为”。他说,政府主导的这项改革在服务发展的大背景下继续推进,并不断完善,必将为长春的产业转型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 年 来 , 长 春 市 的 创 新 型 “ 小 巨人”企业呈现遍地开花趋势。截至去年底,产值超过3000万元的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已经达到282户,同比增长50 .8%。预计今年底,还将新增创新型“小巨人”企业60家。这些企业大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成为民营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且无论规模大小,“小巨人”企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据了解,“小巨人”企业研发领域大都集中在高科技、新能源、低耗能等方面,成长空间广阔。北方化工灌装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勾阳介绍,在化工行业自动化装备领域,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普及率达到90%,我国只有7%左右,对于企业来说,成长空间巨大。该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上半年,在筹备扩大规模,提升产能。
在长春大大小小的高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引人注目。去年,长春民营经 济 主 业 收 入 首 次 突 破 万 亿 元 大关,新增企业户数占全市的90%以上,占G D 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 .6个百分点。
长春市市长姜治莹说,培育和发展民营科技创新型“小巨人”企业,是为长春市未来经济发展积蓄能量、创造希望,是立足未来发展的规划。
采访中许多人表示,尽管近几年依靠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遇到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建议,由于缺少风投公司,单靠政府的股权投入等办法推动科研成果走上生产线,还远远不够,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等刺激手段,推动风投公司主动介入、提前介入中试环节;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来说,能够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质性政策比较少,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应该出台针对性强的具体扶持政策,既能把科研成果留在当地,也能做好成果转化;目前审批环节依旧过多,政府应该加强事 中 、 事 后 的 监 督 , 放 款 准 入 门槛,给予市场更多活力。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