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该往哪里飞
- 发布时间:2014-09-21 01:17:58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周末特别策划
“化工园区、机场建设、海参圈养殖……已将重要的候鸟栖息地、贝类生长区和鱼类产卵场——潮间带泥质滩涂蚕食殆尽。”9月14日,“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共同完成的《“潮间带”消逝,候鸟何所依——黄渤海“围填海现状”调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翔等专家和护鸟志愿者呼吁,保护黄渤海天然滩涂,尤其是其泥质滩涂。
数以百万计的水鸟依赖渤海湾“潮间带”迁徙
“潮间带”是指大潮涨至最高时被海水淹没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属滨海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具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地带。周海翔说,单在辽宁的泥质滩涂海域,就生活着80多种生物物种。
“潮间带”还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潮间带”消逝》报告指出,全球总计8条候鸟迁徙路线,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有16处潮间带水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其中渤海占了3个,分别是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而在这条迁徙路线上,每年共有150多种、数以百万计的水鸟依赖渤海湾“潮间带”来停歇、觅食、繁殖和越冬,其中包括24种全球受威胁或近危的鸟类。
周海翔举例说,一只百灵鸟1年吃掉5万只蝗虫,对减少虫害,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候鸟的迁徙和保护,对全球生态系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一点”。
大量围填海工程和海参养殖蚕食“潮间带”
据粗略估计,近20年,渤海人工填海造地面积远超2000平方公里。沈阳理工大学等组成的调查组走访了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10个滨海开发区,发现所调查区域的大部分“潮间带”已丧失,大量的围填海工程还在进行。单个围填海工程少则数十平方公里,大则数百平方公里。
“让候鸟飞”公益基金项目负责人田阳阳说,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3个关键区域,各类型的填海行为最为严重,这是由于这3区域是围填海造价最低的区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发布的一份“潮间带”调查报告也证实了田阳阳的说法。报告显示,在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里,东亚—澳大利西亚的迁飞路线上受威胁的水鸟物种数量,高于世界上其他7条主要迁飞路线。
调查组还发现,部分围填海工程存在未批先建、无环评情况。《“潮间带”消逝》报告指出,大连市金州湾属淤泥质类型海湾,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虎头海雕和东方白鹳的集中越冬地,这里还生活着数万只其他鸟类。但《大连市渤海大道一期工程》金州段填海工程,在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更没有环境影响评价情况下,对金州湾湿地进行全部填埋。当志愿者对此多次举报,辽宁省海洋渔业厅多次责令停工后,填海工程继续施工。
田阳阳说,目前,辽宁省海洋渔业部门对渤海大道一期工程的违建已立案,进入会审阶段,但施工现场依然在施工作业,完全无视法律的存在。
除大规模围填海造地,建设工业园区外,海参圈养殖也是潮间带消逝的重要原因。周海翔说,巨大利益刺激下,海参养殖业在渤海海岸线飞速发展。修建海参养殖场,就需炸山取石,在滩涂上围建起网格状的长方形的“养殖圈”。辽东半岛黄海区域及长兴岛,盘锦等地有大量的海参养殖圈。大连市普兰店市皮口镇的海参养殖圈,甚至长达93平方公里。
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发现,在盘锦市、大连长兴岛,庄河到普兰店皮口镇的黄渤海岸线上,工业园区和海参圈已将泥质滩涂几乎瓜分殆尽,仅留少量的礁石海岸。候鸟只能在残存的河口湿地,低潮区觅食。调查期间发现,鸟类数量锐减,甚至连鸥类都少了。
应将“潮间带”列入生态红线,限制开发
2012年,国家海洋局出台了《关于建立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若干意见》,提出要将渤海海洋保护区、重要滨海湿地等划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并细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依据生态特点,分区分类制定红线管控措施。
田阳阳说,从辽宁省、山东省的生态红线划定区域图可看出,生态红线的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基本是远离“潮间带”的远海海域。海洋生态开发规划,基本没有将泥质滩涂的“潮间带”列入生态红线。
对此,周海翔等专家建议,在海洋开发规划和执行中,应重视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的生存需求;修改《海洋功能区划》及《海洋生态红线》,保护潮间带滩涂,对尚未开发的自然海岸的潮间带,不再开发;对已开发的潮间带泥质滩涂,应限制开发,不能再向低潮区填埋。
针对围填海项目环评执行和监管薄弱的普遍现象,《“潮间带”消逝》报告指出,应加大公示力度,国家海洋局和环渤海各省市政府应加强填海行为的调查,一旦发现违法,及时处罚和纠正。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