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老生常谈“通俗化”

  • 发布时间:2014-09-19 02:31:5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前不久,中国科协的离休老干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办初期的负责人王麦林先生,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院士、秘书长石顺科研究员写了一封信,并附上她写的一篇短文,同时也转给笔者一份。读后,我颇有感触。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科普”,在《关于对当前科普作品想到的问题》一文中,主要谈的是科普作品的通俗化和科普作品的对象问题。作者坦言:“就我所见过的科普读物,总的印象不是很通俗,有的还不太容易懂,更谈不上生动。可以说,一般都是平铺直叙,虽然文章写的不错,但没有味道,引不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除非是想了解某个问题,才会耐着性子读下去。”

  甚至,“一些科普杂志上刊登的科普文章,一般都是用书面语言讲述和讲解某种科学技术,这样的文章是科普文章吗?这样的科普作品与介绍和讲解某种科学技术的教科书和学术报告有何区别呢?”

  科普作品的创作实质就表现在使其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功力上。可想而知,王老所指出的那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效果。王老感叹:“这些道理是科普创作界众所周知的,我之所以要老生常谈,是因为现在这样的科普作品太少了,成凤毛麟角了。希望科普作家们多多关注和研究……”

  我觉得,不只是在科普作品中,其实,在我们日常所见的科技新闻报道,以及财经、金融等报道,也存在着通俗化不够的问题。而在各类学术论文和著作中,因过于深奥、晦涩、呆板而让读者感到头疼、无趣、反感,进而疏远、避开、放弃,最终影响了传播效果的情况亦非常普遍。还有人(尤其是写作者)把文字的“浅显易懂”与“水平低”划上等号,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

  有这样一个题为“简单规则”的挪喻经济学家的笑话——

  问:成为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的必备素质是什么?

  答:牢牢地抓住最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痛苦和深奥的解释。

  照我看,使文章浅显或通俗化,就是要尽量用大众化的语言,去描述科学的、艰深的或专业性强的事物。如对比较专门的、不为一般人所了解的科学技术问题、原理等,能用通俗的语言、适当的修辞手法、巧妙的谋篇布局等表达出来;对专业术语,能够“跳”出科学家惯常使用的语言思维,用大众化的语言“翻译”出来;此外,文章架构应逻辑清楚,叙述语言要简捷流畅,遣词造句要准确精当。总之,就是要生动活泼,不板起面孔说教。

  当然,科学术语内涵之丰富远非日常语言所及,要在很短的篇幅内把一些艰深的知识诠释、“翻译”清楚,难度可不一般。而比知识和语言更难于表达的,则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或解读。我们常常能够从一些文章中读到如下“一言以蔽之”式的语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嘿嘿,真是省事!也可见把“科学”表达好并非易事。要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写作者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对表述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而对科技新闻的通俗化要求,跟对科普文章或科普读物的可读性要求,至少在语言和表述方式上是相同或相通的。

  美联社的科技新闻编辑奥尔顿·布莱克斯利把科技新闻写作看成是“一种翻译的艺术”,科技新闻写稿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神秘的科技语言的翻译。他告诫同行说:在进行采访时,千万不要被专家及其专门术语所吓倒。你也正在从事一项专业化的工作——用尽可能简单、明了、有趣的语言为一般公众写报道。天文学家可以只讲自己的专业中的行话的办法使一个化学家感到迷惑不解,反过来情况也是一样;而家庭主妇用她做饭的专门词汇,则可以把这两类专家搞晕。

  样样精通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们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和科普作家平时如果能够注意学习和积累,应该能够比常人更快地熟悉科学、把握对问题的理解,进而写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好文章,在传播深奥知识方面取得“信、达、雅”效果。简言之,信,科学内容准确;达,文字流畅酣达;雅,格调风雅谐趣。

  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哲学思想若想在当今世界发挥作用,就必须让大多数人读得懂……他们也是共同求知者,是共同思考者和共同作为者……因此,使用尽可能通晓易懂而又不失其思想深度的方式表达重要的思想,对于使所有的人都能参与思考世界和人生是非常必要的。”

  我想,将上述话语中的“哲学”换成“科学”,亦如是。

  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乏味的叙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