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果”为何长出了苦涩味
- 发布时间:2014-09-02 07:29:23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江心洲的葡萄难卖了!8月25日,记者来到南京名气最响的葡萄产地——江心洲,车还没有停稳,一群推销葡萄的农户已经围了上来。“夏黑,我们田里采摘5块钱一斤。”一位着急的农妇还从车窗递进来一串葡萄,“尝尝,你看多甜。”而在前两年,同样是江心洲采摘,夏黑的价格没低过十块一斤。
在我省最大的葡萄产地镇江句容,4万多亩的葡萄因为滞销,相当一部分烂在了田间。8月中旬,当地小伙仲华发起的民间葡萄节,替果农现场卖出了3000多箱葡萄。但这些和滞销的葡萄相比,依然杯水车薪。
无锡、淮安、扬州等地,也同样传出了葡萄滞销的消息。一直被奉为高效农业“皇冠上的明珠”、农民致富“金果果”的葡萄,究竟怎么了?
“葡萄走廊”,显现产业危机
“今年的葡萄滞销,3年前已经嗅到了危机。”2009年开始种下的几百亩葡萄,让仪征枣林湾康大葡萄庄园的孙友林尝到了甜头,康大农庄的葡萄每亩收益曾经达到过2.5万元,作为企业家的他在土里挖到了第一桶金。
“从2012年开始,感觉就不太对劲了。”孙友林告诉记者,他的葡萄园地处宁镇扬板块中心区域,本想做3个市的生意,结果发现南京客人想到这里,至少要经过八卦洲和六合两大葡萄种植基地。而在扬州市区周边,千亩以上的葡萄庄园比比皆是,镇江人首先考虑句容的葡萄,那里面积超过4万亩。形象地说,宁镇扬成了一条葡萄走廊,三地都已被葡萄围城。
江苏葡萄到底长得有多“疯”?省农委园艺站推广研究员、省果品产业首席专家陆爱华拿出了统计数据,大体上可以用“3个50”来概括,即50多万亩面积、50多万吨产量、50多亿元产值。2002年时全省只有10万亩,可以看出葡萄产业最近10多年,尤其是这几年发展确实太快,目前市场供需接近饱和,产业危机乍现。
疯长的背后是因为前几年的葡萄“太甜了”。“2010年的时候,许多葡萄园一亩地能赚2万多,这么丰厚的回报,不仅农民眼热,许多工业资本也不淡定了,纷纷下乡圈地种植。”扬州凤凰岛葡萄庄园的翟宝春认为,当初下乡的资本都是“背靠背”的进入,个个盯着利润的高地,结果在葡萄田里“撞了车”。
市场饱和,拉大效益落差
“许多跟风的种植户,今年才进入了盛果期。本来以为能卖个高价,结果发现市场风向变了,即便是大热的夏黑、金手指,批发价也跌到了每斤三四元,就算这么便宜,卖掉的也是幸运儿。”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省葡萄协会会长徐卫东介绍,今年全省葡萄销量只有去年一半甚至1/3,大量葡萄卖不出去烂掉,价格总体下降幅度也较大。
省农科院园艺所葡萄专家赵密珍介绍,江苏葡萄种植面积在13个南方葡萄主产省份中是发展最快的,种得多了,销售肯定受影响。加之今年雨水少,产量高,销售上受到的影响就更明显了。而且现在市场流通很快,外省进来的也很多,尤其是南方葡萄上市早,对我省葡萄销售造成较大冲击。
销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影响。记者走访了南京、镇江、扬州的10多家葡萄庄园,不少农户表示,前几年,政府企业的集体采购是葡萄销售的重要出路,有的葡萄园甚至占到了一半以上,并且都是礼盒包装,销售的价位也是最高的。“今年政府部门的单子几乎绝迹了,企业订单还略有一些,但大部分是给员工发福利的,杀价杀得狠,往年100元5斤装的礼盒,现在只能卖到30元。”南京浦口盘城街道一位种植户表示,葡萄一旦成熟,难以长期保存,只求能卖掉就好。
陆爱华表示,目前市场供应接近饱和,种植企业和农户收益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的品种,种植企业和农户销售、效益形势仍很好,比如,阳光玫瑰这个葡萄新品种全省目前有2万多亩,今年仍很好卖,价格在20-30元/斤,没有低于20元的。同样种植的夏黑这个品种,有的卖到15元/斤,有的只能卖2元/斤,主要是技术、管理水平差距很大。
加快创新更新,打造别样风景
虽然今年葡萄销售的总体情况不好,但记者从各地举办的各种葡萄节、农村旅游活动等营销中,仍看到了萧条中的别样风景。
8月26日,记者来到江都丁沟镇,在占地2000多亩的黄花葡萄园里,一个新建的500吨保鲜冷库已经投入使用。负责人蒋文章告诉记者,“当初搞大面积的葡萄种植,也考虑到了市场的因素,所以修建了这个冷库。市场上夏黑价格一旦低于5元/斤,我们就停止销售了,采摘葡萄全部进入冷库,通过冷藏保鲜技术,可以储存3个月时间。”
而在仪征枣林湾葡霞园,记者看到这里也是靠着“冷技术”实现了突破。葡霞园董事长陈健介绍,他们种植的有机夏黑今年最便宜也卖到了20多元/斤,除了优秀的田间管理保证了葡萄品质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田头和上海建起冷库,实现了冷链运输,确保了葡萄的新鲜度。而在上海,我们又和当地最大的果品销售网合作,采用订制团购的模式进行销售,今年7月份葡萄还没上市,仅仅上海一个果品销售网就接到了1000多箱的预定。
泰州市御庐园现代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杨斌说,这两年该公司调整销售思路,和美团网合作利用网络销售,去年仅用15天时间就将100多吨夏黑葡萄销售一空;常州武进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今年已通过北京市场卖出50万斤。除了通过合作社、政府牵头在网络、媒体上进行销售,他们还打算由合作社自购店面进行专营销售。
“更新品种,稳定面积,主攻品质,打响品牌。”这是省果品产业首席专家陆爱华对葡萄产业当前发展多次强调的对策和建议。“葡萄要踩下急刹车了。”省葡萄协会会长徐卫东也认为,今后的种植面积不能再盲目扩张,要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改造,走质量优先的路子。
本报记者 刘宏奇 邹建丰 李 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