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互助社”形式或能实现共赢

  • 发布时间:2014-08-26 05:34:49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 李长灿 实习生 华文洁 徐燕飞

  “经过前段时间的摸排调查,制造业在‘机器换人’方面的需求的确不小。”杭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楼倻捷说。

  然而,尽管生产企业对“机器换人”有不小的需求,可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如想象中多,仅占20%左右。

  因此,市经信委在举办各种培训班的时候,开展供需对接会也就成了题中之义:为“有想法却无办法”的企业提供一个平台,改变生产企业与自动化设备研发企业双方信息不够对称的局面,通过各个企业的互相交流,找到“机器换人”项目发展受阻的病根,对症下药。

  日前,杭州市经信委主办的“智慧经济”、“三新开发”、“机器换人”和“两化深度融合”培训班吸引了全市大大小小数百家企业关注。其后又连续举办了四场对接会,共分为“机器换人与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与节能减排”、“物联网与智慧工厂”与“微营销与电商新趋势”四个组,其中“机器换人与装备制造业”的参与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

  生产企业:“机器换人”成本高,爱你在心口难开

  作为生产企业来说,每个车间在生产流程中对“机器换人”都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对自动化设备研发企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虽然‘机器换人’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是可以降低不小的人工成本,最好是可以根据我们车间的需求,设计一套完整合适的方案并投入使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老总对记者说。

  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就目前而言,“机器换人”项目的成本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位于下沙的一家生产企业的老总也表示,“机器换人”的确会给企业降低人工成本,也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机器换人”的成本如果要在短期内消化,对企业来说就会感觉有些“吃紧”。

  放眼全市范围内,据杭州市经信委的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杭州的“机器换人”项目成本的确比较高,成为企业不小的成本支出。

  “机器换人”固然好处多多,但面对高昂的成本,许多企业只好“等一等再看”。

  研发企业:高昂成本非我愿,有苦难言谁人知

  那么,为何“机器换人”的成本难以降低呢?

  “不同的单位、车间都有不同的生产流程,需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各种要求,研发企业必然要一对一地跟这些不同的单位、车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这直接导致了研发企业要承担更多的工作,提高了研发成本。”市经信委技装处处长李竹强说。

  在对接会上,记者了解到,就目前国内而言,大多数生产制造企业和研发企业互相之间并不是很了解,生产制造企业往往无法提供生产思路或需求方案。而研发企业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必须首先花大量的精力来研究某一产业的具体情况生产链,再针对需求设计方案并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自然会提高成本。这导致生产制造企业不愿意承担,我们对此也无可奈何。”对接会上,一位自动化研发企业的代表说。

  生产制造企业与研发企业中间似乎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看得见却跨不过去。

  解决方案:双方共进,实现共赢

  成本问题成为“机器换人”的最大“拦路石”,如何搬走“拦路石”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类似这种对接的平台,让研发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坐在一起。”李竹强表示。

  借助这样的契机,将某几个相同或类似的企业联合起来,大体上能够做到共用一套方案。譬如有几家企业都是从事材料生产的,那么是否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一个“小集体”,然后让自动化研发企业集中地为材料生产这一过程设计一套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可供所有企业共同使用,其他个性化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作改动。

  李竹强说,这种办法可以极大地降低需求企业的成本支出,对于研发机构来说,因为这一方案可以共享,后续的需求企业也可以应用这套方案,让研发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个解决方案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对自动化研发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双方来说,都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方案可以快速高效地投入使用。”李竹强说。

  对接会上,供需双方还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比如研发机构从某些产业的生产链条中发现共性的需求,需求方企业对于自身的需求可以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如果供需双方能够共同更进一步,那么‘机器换人’这个项目一定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一位自动化研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