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悲剧带来哪些启示

  • 发布时间:2014-08-18 09:39:38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事件:

  8月10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院发生一起产妇死亡事件。一开始的媒体报道,曾曝出部分细节,包括“产妇在手术台死亡,医生护士全体失踪”等。随后,湘潭县方面连发两次通报,否认医护人员失踪,并回应产妇死亡原因是突发性“羊水栓塞”。

  8月14日,湘潭县卫生局副局长齐先强告诉记者,将通过尸体解剖明确病因,再走其他一些依法依规的法律程序。截至8月15日,家属已经基本同意进行尸检,尸检将交予湘潭市一级的第三方机构。

  产妇死亡事件 舆论流水线的次品?

  这是一个基层医患冲突,而如今相当一部分新闻热点都以类似的模式生成:基层发生了一个冲突,它被不完整地呈现到媒体和互联网上,评论蜂拥而至,大量声音的汇集构成了新闻之上的新闻。

  如此热点生成模式几乎成了一条流水线,它多产,但次品率也高。最近两个突出的例子,一个是这次湘潭的医患冲突,另一个是河南新郑“主人半夜被从家里抓出送到野地,回来后家已不复存在”的“被强拆惨剧”。在这两件事中,媒体的最初报道都刻意做了片面化、标签化处理,但后来曝出的事情原委要复杂得多。

  互联网上接踵而至的热点,编织出大型连续剧,它们灌输了人们对国家真实挑战的认识,影响了社会注意力的分配,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印象,即中国的基层混乱不堪,那里已是中国民族复兴走不下去的泥潭。

  这其实需要社会形成一种对舆论的冷静认识和反思。这会让舆论场感受到压力,增加舆论场上自我纠错的动力和紧迫感。

  (据《环球时报》)

  关注医患纠纷别轻易下结论

  人命关天,正因如此。在基本事实尚未搞清楚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定责任。事发之初,有的报道反复出现“含泪”“惨死”等不负责任的字眼,单方采信患者一方的说辞等,这容易暗示医院冷血不作为,漠视患者生命。院方的声音、核心的事实缺席,报道便缺乏客观性,人们的结论就会流于武断。

  在信息不足、结论未出之前,应该如何言说?有传播学者认为,医疗事件成因复杂,记者在报道时要格外谨慎,不要轻易认定这是医生和医院的责任。最起码,要先咨询一下专业人士,不要闹出笑话。

  理性的态度才会在舆论的发酵中发挥镇静剂的作用,而“压惊”的手段则是:回到事件本身。回到事件本身,是出于对医学的尊重和新闻报道的敬畏。每一起医疗事件像一个麻线团,错综复杂,准确报道需要深入调查,责任认定更需慎之又慎。只有将医疗事件归置于就事论事的框架内,避免过度延伸事实、渲染情绪,才有可能清晰地发现事件的走势与脉络,给医患双方一个公正的评判。

  (据《人民日报》)

  医疗纠纷应回归专业判断

  令人遗憾的是,一桩产妇身亡事件的公共讨论,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医患关系、医院与媒体关系,甚至婆媳关系在内的诸多外围纠缠所占据。

  于各方论者而言,在事件的曝出、进展以及善后处理过程中,患者家属的说法可以作为线索存在,但依然无法完全照搬作为论据。同样的道理,包括涉事医院、政府部门的一些回应,也不应无条件采纳,甚至借此作出判断并下结论。

  因此,个案讨论回归理性,诉诸专业判断,应是公共讨论必须谨守和谨记的准则。因医疗纠纷而起的外围论争,常见的观点中,最典型的是医学职业人士基于自身及其周围遭遇而发出的不平与委屈,以及掺杂在其中对以往一些不专业的媒体报道所积蓄的不满。对个案的冷静分析,医学专业领域应当有能力给出一些理性的观点,而不是一味宣泄旧恨。

  医疗纠纷回归专业判断,组建权威、独立的第三方专家组介入调查,谨守法律程序的司法裁量,才是最终消弭争议的根本出路。(据《南方都市报》)

  别让产妇之死 加剧信任危机

  医患互信缺乏有很多原因,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医患双方信息的极度不对称。这也是湘潭产妇之死事件的重要原因。

  回过头来看,即便医院在处理患者的病情上并无差错,但如果能及时与家属沟通,让家属知道医院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抢救措施,在他们出现疑问时能及时回应,安抚和宽慰他们。正如患者哥哥所说,“如果在妹妹快不行的时候,让我们见妹妹最后一面,我们心里也会舒服一些”。而遗憾的是,“医护人员因为害怕与紧张,觉得难以与情绪激动的家属沟通”。这一“躲”,加剧了家属的不信任,也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医患关系纠葛数年,互信缺乏导致的是医院与患者双输的局面。患者强势,医闹成灾,医院强势,患者苦楚。湘潭产妇之死,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医患互不信任造成的悲剧。要化解信任危机,营造健康的医患关系氛围,需要双方长期共同的努力。

  (据《广州日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