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监管堵塞涉农贷款外流漏洞
- 发布时间:2014-08-15 19:31:48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4年,广东专员办积极推进金融监管转型,从单纯的金融企业会计监督向综合监督财税政策执行情况方面倾斜。日前,广东专员办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组发现,银行方面涉农贷款不涉农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统计信息失真,国家的信贷支农政策无法落到实处,损害了国家政策的权威性。
涉农贷款有水分
截至2014年6月底,农业银行惠州市分行涉农贷款余额为58.5亿元,较年初增长5.3亿元,但实际用于农林牧渔业和法人支农的贷款余额仅为5.7亿元,占比9.7%;大量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达34.41亿元,占比58.8%,这引起广东专员办检查组的高度重视。广东专员办针对农户、农业企业开展涉农贷款专题调研,寻找症结所在。
涉农贷款吃不饱
“今年打算投资500万元再建一个猪场。”猪倌小蒋一脸自信,“到时候在博罗就有四个基地了。”虽然年纪不大,小蒋已经营猪场14年,凭借过硬的技术,成功摆脱行业的多次洗牌。去年,他的猪场收入1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雇了30名工人。
“再投资的本钱够么,有没有银行贷款?”调研组处长黄炎斌关切地问到。
“有啊,不过三套商品房作抵押才贷到100万,额度太少了。”小蒋显得有些不甘心。
同样觉得贷款额度不够的还有种植户刘先生,拿1500m2自建房作抵押,贷到了200万,相对于360亩果园的再投资而言,资金方面还得再想想其他办法。除了农户,广东中联农资有限公司、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农业企业也觉得贷款额度比较紧张,要获取银行贷款,必须拿出相应的房产或厂房作抵押。因为,涉农贷款并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与其他商业贷款的要求完全一样。
涉农贷款难涉农的缘由
一边是涉农贷款余额不断增加,一边是农户、农业企业贷款难。涉农贷款为何不涉农,调查发现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银行缺乏做实涉农贷款的动力。首先,受到考核制度设计制约。以农业银行为例,其考核方案中规定,各考核单位涉农贷款的农户小额贷款不良率应控制在5%以内,否则将收回相关业务的审批权限。为规避风险,农业银行惠州市分行2014年上半年,仅贷出2笔农户小额贷款。其次,受到成本管理理念制约。在单笔业务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银行更愿意从事大额的单笔信贷业务,零星的小额贷款回收难度大、抵押物不足、回收成本高,使农户小额贷款成为避之不及的业务种类。最后,受到银行垄断地位的制约。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居于卖方市场的垄断地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愿意从事雪中送炭的涉农贷款业务。
二是涉农贷款的统计口径存在缺陷。由人民银行、银监会确定的涉农贷款统计口径存在先天不足。以农户住房贷款为例,这其实是县域地区的住房按揭贷款。调查发现,所谓农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只要在该县域地区购房的人员,都被统计到农户住房贷款中。此外,注册地在县域的其他行业企业,从事的非农业务贷款,归入到了法人其他涉农贷款中,一并计入了涉农贷款口径,导致涉农贷款数据臃肿。为了完成涉农贷款增量的考核任务,银行有选择性地将增量资金放贷至房地产开发经营、住房按揭等领域。
三是涉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缺位。农户小额贷款在2009年—2010年蓬勃发展之后,已经进入不良贷款高发期,银行停贷早就显现端倪。农业银行惠州市分行农户小额贷款2013年新投放550万元,2014年上半年新投放8.5万元。但2014年6月底,该项贷款余额为3083.1万元,业务收缩非常明显。银行内部固化的考核指标、宽泛的统计口径,在监管不到位、调整不及时的背景下,共同造成了涉农贷款虚高。2014年6月,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主要参考指标就包括各银行机构2013年涉农贷款的增速和比重。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准确度会大打折扣。
根据已经发现的情况,广东专员办检查组责令农业银行惠州市分行加快农户小额贷款等实际涉农贷款业务的开展步伐,严格关注、控制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的比重,防止房地产行业的违约行为而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在检查组的合理建议下,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迅速开展整改,加强涉农贷款落到实处,及时堵塞风险漏洞。通过此次检查,广东专员办金融监督转型的步伐也将走得更为坚实。(作者单位:广东专员办)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