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农业保护区是耕地红线政策的翻版

  • 发布时间:2014-08-05 09:17:40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官方文件承认城市化有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这意味着承认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的失败。但是,失败者不甘心,他们变着戏法儿要让红线政策继续存活。一个较新的主意,就是所谓“农业保护区”。在官方文件中,这被称作“高标准农田”。其大意是:我们从18亿亩红线后退,大约退到8亿亩附近,我们采用大投入的办法,把这8亿亩农田建成高产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解决全国人民的口粮问题,剩下的耕地,用于种植饲料也罢,城镇建设也罢,下放地方也罢,总之,中央就不管了,不再让你们大家难受了,以后大家就不要再拿房价问题来批评我了。这就好比两军交战,山脚和山腰我都不要了,我现在只守山顶了,这总可以了吧。

  笔者注意到,目前,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士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向这个思路进行靠拢。《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已经先期付诸实施,土地改革的思路似乎也在与之相适应地进行筹划和完善。看来,这个“聪明的”主意至少已经部分地被决策层所接纳,而社会大众获悉以后,也感到“踏实”多了:又让出了土地,又保护了粮食,真是两全其美!

  然而,凡事都怕仔细分析。这个乍听上去颇为“合理”的政策,其实完全是耕地红线政策的翻版。如此不顾经济规律的设计,纯属在一厢情愿。其中的缘由,还是请听笔者细细道来。

  这项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还是认为城市化会侵占耕地,还是把耕地面积想象为处于一种退守、挣扎和抵抗的态势。只是,这一次要放弃对面积的坚守、转而谋求“以质取胜”了。这就是说,承认“城市化会节约耕地”只是口头上的,内心其实还是不这么认为。的确,“城市化会节约耕地”的道理有一点抽象,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反直觉的——眼皮子底下的耕地天天在被消灭,何以见得耕地竟然会被节约出来呢?于是,某些人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就开始打架了:既然城市吞噬土地这么厉害,干脆我就大步后退到8亿亩,看看你究竟能够吃进多少!

  “高标准农田”是主观主义者的又一个发明。他们不甘心于承认几十年农业政策的失败,不甘心于让市场也在农业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倘若简单承认“城市化会节约耕地”,他们就会怅然若失。不行!当年的大饥荒那么严重,农业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还要再做点儿什么。于是,和当年建设什么“重点中学”、“重点企业”、“龙头基地”一样,“高标准农田”的主意也就油然而生了。

  20亿亩耕地种得好好的,平地起风雷,现在又要展开一场比赛,看看谁能够挤进“8亿亩”这个“先进者”的行列。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所披露的数据,高达万亿以上的资金又在筹划中,不知道这朵云彩将在哪里洒下甘露。笔者不否认农田基础设施和基础投资的重要性,可是,为什么要把投资局限在这8亿亩耕地之上呢?难道别的耕地就不管了,真的要放弃了?高产农田已经处于高产出状态了,再增加投入,又能再产生多少回报呢?给低产田增加投入,难道就不能产生回报吗?这个回报就一定会比高产田的回报少吗?想想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就不难得出结论。某些急需投资的地方必然会得不到资金,而另一些地方又会发生超前的过度建设。它既损害效率,又造成对不同地区农民的不平等待遇。因此,说它是制造矛盾和搅乱农业,也是不为过的。

  至于说什么“集中连片”,笔者更感到费解。机械化固然要求集中连片,可是,这是农民集体组织自己会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是否需要提高到国家层面来进行强制推动呢?难道不同的高产田之间心有灵犀,想点儿什么办法就可以连成一片吗?连片的利益是有限的,是可以进行计算的。本人也见识过农业机械的大小。假如一块土地小得连农机都转不开的话,还有必要去把它连起来吗?正如上期所论述的,这种“集中连片”的说法不过反映了那种企图简单模仿美国农场的好大喜功的心态而已(据笔者所知,美国单个农场的规模其实并不大,国内一些农场的规模早都已经远远超过了)。至于说什么“旱涝保收”,恐怕就是企图蒙骗领导和全国人民的鬼话了!

  这样的“宏伟设计”,笔者相信它主要是行政部门企图继续维护自身权力和利益的一种反映。这几年财政收入多了,就有人寻找机会,制造借口,想要来花钱。某些部门生怕自己被撤销,于是就拼命想找事情做。农业产业的确具有它的特殊性,但是,支持农业的公共政策,需要仔细研究,科学设计,不是这样一拍脑门就可以搞出来的。某些人以为凭借过去的那一套作风,还可以对如今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经济体随心所欲地调控一番,还以为那一套想法老百姓们都看不懂,可以任由其优哉游哉地进行下去。

  粮食如今的确在连年增产,可是,增产的原因是什么?这是需要进行认真总结的。原因难道在于过去那一套不计成本片面追求产量的做法吗?那一套做法除了破坏生态,使土地退化,还有什么“益处”呢?近几年的粮食增产,主要是因为粮食价格的稳定上升,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良好的刺激作用。而粮价的上升则起因于非农产业收入增长所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粮食增产的事实表明,农业生产对于市场行情和消费需求具有敏锐的响应能力。这就够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还有什么必要再来人为地刺激农业生产呢?在很大程度上已实现的农业机械化也是如此。过去机械化喊破了天,连一点儿影子都没有,现在农民已经快要静悄悄地完成机械化了,官老爷们这才猛然想起来,想要“大张旗鼓地”推动机械化了,这不是闹笑话吗?

  至于土地的利用,更不需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去的土地政策,主要弊病在于它扼住了土地需求的咽喉。土地供应只要适度放宽,地价就会大降。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地价很快就会降到与农地差不多的水平上。届时,绝大部分农地除了继续用于耕种,别无它用,根本无需担心耕地会被侵占多少,也绝对不存在要拿多少耕地来支持城市化的问题。农业生产本身是具有很高的毛利的,所以,无需担心地没有人来种。当务之急在于放开土地交易,使各种用途土地的价格尽快形成。只要随时随地能够买到土地,也就没有多少人会来囤积土地。“交易”本身就会带来极大的节约,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理。(李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