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建“海绵城市”,力争城区道路透水面积达40%

  • 发布时间:2014-08-05 06:34:5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

  □本报记者 熊筱伟

  防治城市内涝的主要手段,就是让雨水尽快排干、下渗,不在城市低洼地带集聚。上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增大排水能力等“以排为主”的方式防治城市内涝,虽有成效但耗资也巨大。是否有更经济、更生态的方式?

  我省作了探索:遵循低影响开发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就这一模式的理念和推进情况等问题,记者专访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

  用低影响开发模式防治城市内涝

  记者:低影响开发是怎样一种内涝防治模式?

  何健:低影响开发模式的通俗说法,就是要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的降水量,为啥城市比农村更容易积水?因为农村是自然地面,大量的雨水渗入了土地;而城市是硬化地面,雨水下渗困难,容易蓄积形成局部积水,给排水设施带来巨大压力。

  用低影响开发模式防治城市内涝,就是除了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地下排水管网外,在城市建设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人为扰动,因地制宜利用好山形水系,最大限度地维护自然水体的排水能力,增大城市地面的雨水下渗量,有效控制和减少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减缓城市排水压力。

  记者:和只建设地下管网排水相比,新模式有何优势?

  何健:这是一种城市建设理念的升华和更新。具体体现在内涝防治上,就是对雨水处理的不同态度:传统模式将雨水“一排了之”;新模式更注重强化雨水对城市自然水系以及地下水的补充和涵养;建设“海绵城市”,合理增加雨水蓄存和循环利用;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后,再使用规模合理的排水管网将多余雨水排走。

  算一笔“收益账”,通过低影响开发模式防治内涝,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进入排水管网的雨水总量、单位时间内的雨水径流量,减轻排水管网压力,减少扩建排水管网的巨额投资;增加雨水下渗量,减少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强化城市自然水系的循环、有效解决城市缺水难题。显然,新模式兼顾了“内涝防治”与“生态涵养”,环境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加强规划引领和设施建设

  记者:目前,这一新模式在我省推广情况如何?

  何健:其实,按照低影响开发模式建设的排水防涝设施,已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新建的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的种植,地面停车场铺设的多孔砖,人行道上的透水铺装,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备了内涝防治的“内涵”。

  去年年初,省政府已经作出部署,要求各地积极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强化规划引领、加强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各地在城市新区道路建设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得低于40%;有条件的城市,要通过旧城改造对现有硬化地面进行透水性改造,并大力建设城市公园、绿地和雨水调蓄等配套设施;要求各地禁止在城镇建设中侵占河道滩地或“围湖造城”,不得“覆盖”城市河流形成暗渠;已经形成暗渠的,要作出规划加以改造,逐步恢复城市河流的自然风貌。

  目前,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对164个县(市、区)编制单元和18个市评审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中已贯彻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下一步的关键是在项目落实上,要与城市规划及道路、广场等市政设施和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的规划建设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现代城市排水体系建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