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种子储备是“定海针”种业保险是“定心丸”

  • 发布时间:2014-08-04 03:31:4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王澎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在整个再生产循环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农业是典型的风险产业。一位江西省稻米加工企业的老总说:“农业,资金投入量大、生产周期长、回报率低,这些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风险太大!”农业风险具有风险单位大、发生频率高、损失规模较大、区域效应明显和广泛伴生性等特点。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种子作为农业的根基表现得尤为重要。在以前还没有种子公司的年代,农民都是自家预留种子,“再穷再饿也不能吃种子”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话。遇到灾年,农民宁可借粮,宁可讨饭,也不吃预留的种子,走路时运气好偶尔捡到一支饱满的麦穗谷穗或高粱大豆,都会如获至宝作为种子收藏起来。如今杂交种子广泛种植,种子公司红红火火,各类品种琳琅满目,农民的自留种子也越来越少。

  不过,在国家层面种子的储备依然默默地进行着。2014年2月农业部办公厅下达了5000万公斤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经济、农牧)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承担着。在粮食生产大起大落的年代,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的作用表现突出,而到如今粮食“十连增”的年代,储备的重要性也不应被人忽视。两杂种子库存量连续几年居高不下、种子价格下跌、技术进步导致的制种田单产增加,这些原因都促使制种面积开始缩减。种子供应量随着市场规律波动而变化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出现突发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就很有可能出现供种量的大滑坡,因而影响粮食安全。此时,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存就可以成为种业乃至农业的“定海针”,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产业需要储备保证,农民和种业企业同样也需要保险来规避风险、降低损失。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减轻国际贸易带来的冲击,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制种地区都没有建立专门的种业保险机制,各地种业企业和制种农户主要依靠参加常规种植业保险来规避风险。常规种植业保险的保额通常在300元~600元之间,而制种生产的成本远远大于大田种植,一旦遭遇风险甚至不能弥补制种户基本的物质投入。此外,制种和大田生产需要防范的灾害风险也存在差异。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例,其风险主要集中在抽穗前、幼穗分化、开花、蜡熟期等几个关键节点,对节点的旬平均温度要求较高,而对于病虫害相对不敏感。因此常规的农业保险不适合制种生产,急需国家出台专门的种业保险政策。对于受灾情况的衡量也需要明确和细化的标准,究竟什么样算绝收,不同程度的减产如何赔偿,这些都是农民深切关注的问题。一个合理有效的种业保险就是农民和企业的“定心丸”。

  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在宏观上保证的种业乃至农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种业保险则在微观上帮助制种农民和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