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内蒙古: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 发布时间:2014-08-04 03:31:3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去年以来,内蒙古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牧业产业化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宏观经济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2013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81家,实现销售收入3455.6亿元,增长了14.5%;实现增加值1032.9亿元,增长了13.7%,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1.3个百分点,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目前,全区已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556家、上市公司9家。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在去年46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3件,总数达到了59件。

  带动了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全区农牧业产业化初步形成了以粮油、乳产业为龙头,羊绒、肉类产业为支柱,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年加工转化粮油1600万吨、牛奶1000万吨、肉类260万吨、羊绒2.2万吨、马铃薯360万吨的生产能力,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了56.1%。乳产业是全区优势产业,牛奶生产、加工的规模和水平保持全国领先。2013年,全区500万元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59.7亿元。伊利、蒙牛的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80%左右和25%,发展态势良好。肉类产业是内蒙古传统优势产业。2013年,500万元以上肉类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2.8亿元。其中牛羊肉加工企业400多家,牛羊肉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0万吨和150万吨。羊绒产业是全区农牧业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2013年,500万元以上绒毛皮革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7.9亿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山羊绒原料的主产区及最大的山羊绒制品深加工和出口省区。粮食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发展亮点。2013年,500万元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24.2亿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了全国知名的“黄金奶源带”、“葡萄酒黄金带”、“马铃薯黄金带”、“肉羊产业带”、“玉米黄金带”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突破3.7万家,合作社示范社总数达到501家。

  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旗县依托本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坚持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培养了一大批加工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优秀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13年,全区有212.6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通过产业化渠道实现纯收入373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3.4%。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3年,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上交国家税金达到92.8亿元,收购农畜产品资金达到105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成为继煤炭、冶金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去年以来,自治区不断加大农牧业产业化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把金融办、银监局和农村信用社吸纳为成员单位,加大了对产业化工作的金融支持力度。使羊绒临时收储政策常态化。今年在落实资金投入方面,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和羊绒产业扶持资金分别达到1亿元和1.2亿元。同时,争取到农业部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资金5000万元。开始筹建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公司,政府注资控股,同时吸纳企业入股,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在业务指导方面,召开了羊绒产业专项推进会和产业发展座谈会,开展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工作和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工作,组织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申报、推荐工作和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申报、创建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3个园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达到6家。新认定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87家,进一步调整、优化了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队伍。在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去年先后举办了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投资贸易洽谈会、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座谈会、首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和内蒙古(扎兰屯)第六届绿色食品交易会。同时,还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全国农业产业化交易会。

  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工作初见成效。去年3月,农牧业厅成立了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阿拉善盟成立了龙头企业协会,其他盟市也在积极筹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成立以来,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在服务会员单位、促进行业自律、开展学术交流、专题调研、创新工作方式、研究探索协会发展方向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搭建销售平台、开拓埠外市场方面,积极调研、推动在国内一线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建立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建立了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展示馆,成为集中展示内蒙古绿色优质农畜产品永不落幕的农博会。最近协会还开通了“蒙优汇”电商平台,采取“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的运营模式,全方位展示、营销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在银企对接方面,协会与包商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帮助一批农牧业企业解决了贷款问题。在科技支撑方面,协会协调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两家副会长单位,共同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交流平台,建立科企合作双赢机制,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了条件。在法律服务方面,协会积极了解龙头企业的法律事务需求,为需要帮助的企业提供了法律服务。

  今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工作重点

  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根本任务,以发展现代农牧业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原料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农畜产品输出为目的,加快行业整合,培育知名品牌,打造领军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预期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000亿元以上,年平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农畜产品年加工转化率达到60%;培育3个销售收入千亿元产业集群(乳品、粮油、肉类)、1个销售收入800亿元产业集群(绒毛皮革)、1个销售收入500亿元产业集群(饲草饲料、特色加工产业)和1个销售收入300亿元产业集群(马铃薯、蔬菜瓜果),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整体实力。按照“金字塔”培养模式,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一要在培育数量上下功夫。本着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总体规划,分层次梯次培育龙头领军企业。自治区重点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六大产业前三名的企业;各盟市重点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各旗县区重点培育盟市级龙头企业。力争到2017年,培育销售收入超500亿元航母企业2家、销售收入100~500亿元领军企业3家、销售收入超50~100亿元领军企业5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力争达到50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700家。二要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首要任务是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好草原、绿色、有机品牌,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从源头上保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到2017年,无公害食品标准产地达到2600万亩,无公害标准养殖达到2500万头(只)。

  推进六大主导产业扩张规模、提升素质,实现集聚集群发展。提升乳品、粮油、羊绒加工业水平,壮大牛羊肉加工业实力,扶持马铃薯(蔬果)、饲草饲料、特色加工产业稳步发展。乳产业:要努力做到“三提升一加强”即全面提升奶牛良种水平,全面提升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企业自控奶源基地水平,加强生鲜乳市场监管力度。肉产业:以推进牛羊肉精细加工、销售为突破口,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肉羊产业要以建设肉羊产业化园区为载体,扶持肉羊加工龙头企业进行重组联合,尽快培育领军企业,组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推进肉羊养殖联合体建设,由肉羊养殖领军企业牵头,带动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养殖大户,打造大型肉羊养殖联合体;推进品牌化运营,打造中国驰名商标和区域特色肉羊品牌,建立集养殖、加工、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力争到2017年,形成5个年饲养量100万只的肉羊养殖联合体,培育5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羊肉加工领军企业,培育5个家喻户晓的羊肉知名品牌,把肉羊产业打造成为继乳产业和绒产业之后走向全国的第三个支撑作用突出的品牌产业。羊绒产业:在抓好羊绒品质的基础上,要以品牌、资产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重点抓好鄂尔多斯羊绒园区建设;加大羊绒收储力度,通过控制原料取得羊绒产业的话语权。粮油产业:以玉米深加工为龙头,以推进口粮加工由成品粮向主食加工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粮油产业发展。马铃薯、蔬菜瓜果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生产,马铃薯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稳步发展蔬菜贮藏、脱水和番茄深加工。草料、特色加工产业: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和农作物秸秆转化工程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奶牛饲料和牛羊育肥饲料。

  加快推进农牧业品牌建设,提升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启动实施农牧业品牌建设工程,实施“大品牌”战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对具有内蒙古区域优势的产品进行品牌整合,共同打造区域品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创建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著名商标、自治区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畜产品地理标志,支持龙头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品牌。启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工程,借鉴在北京、上海建立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展示馆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在广州、深圳、天津等国内一线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建立办事处,设立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品牌展示展销窗口(中心),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电商平台,不断提升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影响力和输出能力。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一要科学规划,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依托六大主导产业带布局和城镇化规划,启动实施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二要高点定位,努力打造样板工程。本着高标准、大手笔的要求,继续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统筹推进园区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共服务,提升园区档次,切实把园区建成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明星工程、样板工程。三要继续加快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信息和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引导土地草牧场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集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进程。

  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民采取订单农牧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等形式,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共同体。认真总结各地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积极探索、完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方式,理顺产业链各方利益关系,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认真做好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工作,发挥好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协会从广大会员单位的服务需求出发,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作用,联合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社会各界资源,着力突出带动作用。

  加大产业化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农牧业产业化统计工作,完善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建立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经济运行直报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跟踪、研判行业发展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指导产业化健康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实施重点工作(领军企业培育、品牌建设等)和重点产业(肉羊、羊绒产业等)专项推进,全面落实好项目资金、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招商引资、资源倾斜配置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改进扶持方式,更多地运用担保、贴息、风险补贴、入股等方式,充分发挥凝聚市场资源的作用。加快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公司组建步伐,争取尽快投入运行,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切实加大项目督查、落实力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