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基因测序“叫停”“重启”为哪般?

  • 发布时间:2014-08-02 04:06:4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图①:“实验员正利用基因测序仪器MiSeq进行微生物样本测序。

  图②: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器HiSeq Xten,将进一步加速癌症和遗传疾病研究。

  图③:未来,基因测序有望成为常规检测。

  本报记者 沈慧摄

  近日基因测序再度出现变数。6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批准了华大基因的两款基因测序仪和两款检测试剂盒注册。这也是继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国家食药监局联合叫停所有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后,官方首次正式批准注册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意味着基因测序临床应用重新启动。

  据悉,这次获批的产品可通过对孕周12周以上的高危孕妇外周血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进行基因测序,筛查出新生儿是否存在唐氏综合征等先天性基因缺陷风险。曾经遭受冷遇的基因测序为何能够“解禁”?到底何为基因测序?它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围绕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叫停原因:规范市场

  对于基因测序的“叫停—重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郭安源认为,这是国家规范市场的行为。

  谨慎源于风险。卫计委、国家食药监局此前发布联合通知指出,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事实的确如此。以基因测序涉及的伦理隐私问题为例,“假若检测基因时发现,两个陌生人原来竟是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关系,是否该告知?假如新生儿测出带有致病基因,家长如何处理?所以不能随便什么机构都可以开展”,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坦陈。

  不仅如此,混乱的基因检测市场也着实让人担忧。于军告诉记者,在叫停前,国内一些体检机构所谓的“全基因检测”,往往要价高至七八万甚至几十万,但实质却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虽然可以检测大量基因,但假阳性率高,准确性不足”,于军表示。

  这一说法也得到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宗文的认可。“基因测序市场鱼龙混杂,不少体检机构推出的名目繁多的‘基因体检’往往缺乏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伦理性验证。”李宗文说,其使用的测序仪及相关诊断试剂和软件,很多并未经过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而按照规定,目前国内使用的基因检测仪器、诊断试剂等产品,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

  “叫停是为规范‘抢跑者’的不合规行为,并规范使用基因测序方法对遗传性疾病进行研究。如今,华大基因已通过国家食药总局相关医疗器械及产品注册的审查,这也意味着国内整个行业的放开。”李宗文强调。

  在李宗文看来,这种先叫停再重启的现象在医疗领域较为普遍,与10年前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应用于医疗检测时所面临的处境极其相似。当时PCR技术在国外应用非常成熟,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做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但国内没有任何相关条例和规范。国家因此叫停PCR技术的临床应用,经过叫停、重启、行业试点、纳入规范等环节后开放第一批注册,再开放第二批注册,以此形成一个较为规范的市场格局。

  “基因测序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新技术,但由于国家层面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其发展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经历叫停之后的5个月,国家对市场进行规范再重启,这是意料之中的行为”。郭安源表示。

  临床应用: 五大领域

  不可否认,目前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看来,其发展前景依旧十分乐观,“等监管手段和监控体系跟上去后,基因测序会进一步开放,不会因噎废食”。

  看好基因测序这一市场的不只是陈薇。就在我国将基因测序“封冻”两个月后,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制造商Illumina的高层就来到中国,并高调表示“十分看好中国基因测序市场”。

  信心源自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因测序,又称DNA测序,是一种破解基因密码(碱基序列)的技术。按照郭安源的解释,即“了解一个人遗传背景的技术,分析个体遗传自上辈人、又将传递给下辈人的基因信息与他人有何不同”。

  “基因上的差异构成了人体生理情况的差异,基因测序通过解码生命这本天书,有助于人类生老病死规律的揭秘和人类患病基因的掌握,对人类疾病的预防和诊断起到辅助性的作用。”郭安源表示。

  记者了解到,相比此前盲目“叫价”的乱象,今后基因测序价格或将维持在3500元上下。同时,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测序成本的大幅降低,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将不再神秘,其临床应用领域将逐步拓展到生育健康、肿瘤个体化诊断和治疗、遗传病、传染病、移植分型等五大领域。

  比如,通过基因测序可确认肿瘤患者患病的基因,或受检者是否携带肿瘤易感基因。“这是个性化诊疗的第一步。”李宗文介绍,若被查出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较大,可进行预防或提前干预;还可为治疗癌症提供更精准的方案,以前癌症通常是“千人一疗法,万人一种药”,其实每个人基因各异,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和耐受程度不同,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告诉医生某种药物可以用,但剂量要较常规减半或增加。

  再比如,目前我国基因测序技术应用最成熟的无创产前筛查,通过对孕妇外周血血浆进行检测,可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与传统的羊水穿刺产检法相比,诊断准确度高、流产风险低。

  但生育健康是目前基因测序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中平均每人携带隐性基因突变2.8个,遗传病占婴儿死亡原因的20%左右。“隐性遗传病携带者基因筛查是预防缺陷宝宝出生的关键,该筛查不仅市场广阔,且社会效益巨大。”李宗文透露,除了筛查隐性遗传携带者,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成为发现致病基因、探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工具。

  未来目标: 常规检测

  尽管基因测序前景可期,但怎样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推动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面临重重困难。

  如何保证基因测序涉及的隐私便是障碍之一。郭安源表示,基因测序涉及很多个人隐私,如果有关个人基因缺陷的信息被保险公司或者雇主掌握,可能会对个人产生不利影响。在李宗文看来,技术更新周期短、风险高和高成本瓶颈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3个月甚至更短的技术更新周期,让企业要花较高的费用购买仪器,这阻碍了技术的快速普及。”

  陈薇则担心,基因检测可能会降低被检测者的生活幸福度。她说,基因测序可以判断出被检测者患上某种疾病的可能性,但这种疾病易感性只是一个概率,并不意味绝对会患某种疾病。“如果一个婴儿被检测出有患上糖尿病的高风险,他的一生可能在饮食或其他生活习惯上都要受到限制,可能会对其成长甚至心理都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其生活质量。”陈薇表示。

  此外,技术也是基因测序发展之路上的屏障。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有30亿个碱基对,用基因测序仪器得到的数据是4种碱基的排列,数据异常庞大。“个体全基因组测序会产生100G数据,从中解析出的有临床意义的数据,光靠人力解读是不现实的。”郭安源认为,如何发展高通量的数据分析软件、解决生物信息行业的人才稀缺问题,是应对基因测序海量数据的关键所在。

  对此,于军亦有同感。他告诉记者基因测序所生成的原始数据必须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解读,利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揭示大量而复杂的生物数据所特有的规律,对于整个基因测序行业尤为重要。然而,现今的生物信息分析涉及的数据存储、解读及共享是整个基因测序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基因测序正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近日专业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在其《2025年世界十大创新预测》报告中指出,届时“婴儿出生时进行DNA检测将成为常规检测”。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