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世界的风吹向哪里?”——透视达沃斯五大关键词

  • 发布时间:2015-09-11 16:49:04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振宏 徐扬 王炳坤 蔡拥军  责任编辑:张少雷

  传递世界经济走向的风向标,达沃斯从瑞士再次移师大连,在这个夏末格外引人瞩目。

  90个国家、1700多位全球新领军人物,他们今天的关注,或许就是明天的“头条”。

  夏季达沃斯,是一次对未来的解析与展望。从这个风向标上,我们能看到增长新蓝图的“风”吹向了哪里,把我们的未来引向何方?

  中国

  大厦建成,经济衰退——上世纪末,经济学家劳伦斯的“摩天大楼指数”,被称为“劳伦斯魔咒”。

  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全球最高的20幢建筑中,将有一半在中国。那么“劳伦斯魔咒”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真的不期而遇了吗?

  就在本届夏季达沃斯开幕之前,中国刚刚经历了一次股市震荡和汇市波动,与放缓的经济增速叠加在一起,让中国的议题站在了这次论坛的正中心。

  “我们有能力实现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并为未来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说,中国经济未来会向好、更好,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的。

  中国信心建筑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成绩单上。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

  “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业不兴那业兴。”李克强说,中国经济的支撑并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通过“双创”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论坛代表、微微拼车创始人王永对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对“创客”的肯定记忆深刻。

  “我就是一个创客。”王永说,中国风起云涌的创客,不仅改变了自己,而且增加了就业,带来了活力,甚至成为了对冲经济下行的杀手锏。

  去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万家以上,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

  所见所闻,交流与碰撞,与会代表对中国经济有了更加客观真实的看法:“劳伦斯魔咒”并没有附身中国,中国经济向好的前景没有改变。

  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珍妮佛·布兰克说,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转向创新驱动,劳动力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政府在更多的领域引入市场化机制,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就业水平,“经济基本面非常扎实”。

  对出现波动的中国股市,理性的声音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美国波士顿全球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瑞麟表示,中国股市在驱动经济基本面的重要性被夸大,人们对股市重要性的预期超出了其实际的作用。“大家更应该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而不应该过分担忧短期的下行压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举一动,都对全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力。

  变革

  跨国企业盛行,电脑发明使在家办公成为可能……20多年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见的未来,全部成为现实。

  20年后会是怎样?

  正如生命科学领域的创客王俊在论坛上说的:没人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变化是一定的。

  许多论坛代表惊讶地发现,在畅谈经济话题的殿堂,从没有像这次安排密集而富有深度的科技讨论。

  机器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三楼大厅,一台台造型各异的机器人,都有教授或是工程师站立两旁担任讲解。机器人仿佛是达沃斯的嘉宾,吸引力丝毫不逊于工商巨子和学界大咖。

  高通中国公司研究院展示的一部机器人,是一款概念版,超越了普通搬运机器人的功能,甚至还可以飞行,其心脏就是其自主研发的芯片。

  “我们还制造了重量只有280克的无人机,成年人伸手就可以抓到,”负责演示的工程师张亮告诉记者,“机器人进入家庭的可能正在不断增加,我们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广阔前景。”

  从帮助到替代,机器人带来的变化也许还包括许多未知数。

  “除了我妻子,手机对我了解最多。”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汤姆·米切尔说,“机器在算术、图像处理等很多方面都比我们聪明。”

  米切尔观察到,计算机在很多方面取代了人的工作,未来会做更多的工作,很多岗位将会受到影响,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日本学术振兴会理事长安西佑一郎认为,一些专业人士已经被人工智能部分取代。

  从3D打印到无人机兴起,科学的突破,首先带来产业的变革,接着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今天,人们都在寻找增长的最终动力。”正在进军大数据领域的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科技的前进和变化,将带来产业的革命。

  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拉开帷幕时,人们就发现,“科学的变革”排在了六大主题的第一位。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表示,创新正对世界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它将帮助世界重新回到可持续增长的状态,并有助于我们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等挑战。

  颠覆

  在本届夏季达沃斯上,关于互联网的一场论坛,门外提前20分钟就排上了队伍。因为这场论坛的主角之一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建立E-WTO体系需要寻求新的互联网治理方式”“中小企业要把产品和服务卖到其他国家”“15年后很少有公司能生存30年以上”……马云一开口便充满了颠覆的味道。

  随着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许多业态被颠覆倒了,许多传统也在颠覆中重生,还有许多正在颠覆自己。

  P2P平台和按需平台改变消费趋势,摧毁传统商业;智能制造来临,机器人将取代传统打工者,“无人工厂”有望成为主流……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夏季达沃斯对颠覆的关注还在向更深、更广领域延伸。

  以众筹方式投资项目、以众包方式分配任务、Uber打车、Airbnb租赁房屋……互联网改变了原先难以实现的资源配置方式,众多“玩法”令人目不暇接。

  在一场“工业行业的数字转型”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嘉宾提出:数据分析师、机器操纵者、实验记录员这类白领劳动者将首先在数码革命中被颠覆和取代。

  全球著名管理咨询、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埃森哲总裁彼得·兰西认为,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业4.0时代,数字化将颠覆一切。

  面对无处不在的颠覆,人们究竟是惶恐不安,还是兴奋不已?

  在被问及机器人取代人,企业如何维护职工的基本权益时,致力于全球高级机器人研发制造的顶级企业ABB集团高级副总裁顾纯元说:“这完全不是问题,人类可以从危险岗位和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安全、更有乐趣的工作,这是自我提升、自我进步的表现!”

  顾纯元认为,颠覆意味着以新汰旧、破旧立新,这样的变化从人类诞生第一天起,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只不过在信息壁垒日渐破除的今天,无论是颠覆速度之快还是范围之广,都超出了我们原先的预期而已。

  合作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谁能够独善其身?

  经济复苏乏力,唯有加强合作,才能走出上一轮金融危机的阴影。

  面对1700多位新领军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建议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互利共赢、包容共进的世界发展和利益共同体。

  李克强表示,发达国家关键技术装备先进,但成套装备和产品因价格较高销路受限;许多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产业、产品多数在低端;中国拥有中端装备产能、性价比高,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外汇储备充裕,但产业需要转型升级。

  开展三方合作,把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则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道。李克强说:“这就好比凸透镜聚光,把各方供给与需求聚焦,让各方利益交汇,从而凝聚起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能。”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夏季达沃斯发出的一项面向未来的新主张。

  全世界70亿人口当中,只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和工业化,而绝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中期,需求和潜力巨大。

  尽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形势低迷,但力拓钻石与精炼矿集团首席执行官戴伟思认为,全球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还远未结束,对大宗商品的长远需求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现在的低迷提示企业要降低成本,注意提高竞争力。”

  正因如此,由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带起全球经济合作从贸易向产能深入,吸引了许多政要和工商人士的关注。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已初步圈定了15个合作意愿较强烈、合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国家,准备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涵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等地。

  与会的格鲁吉亚总理伊拉克利·加里巴什维利表示,亚投行的成立对整个区域都是非常有益的,50多个创始成员国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全球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商机也显而易见。

  丹麦丹佛斯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节能供暖设备制造商,董事长雍根·柯劳森说,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取暖需求大,而众多工业企业在运行中产生的余热白白排放,造成巨大浪费。由丹佛斯提供的节能设备和解决方案,对合作方完全是双赢。

  国际产能合作的巨大潜力,让不少中国企业都跃跃欲试走出国门,去分享更大体量的市场蛋糕。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一定要忘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不要总是举着民族品牌的大旗,以全球化的胸襟才能拥抱世界。”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

  面对同样风险,经历共同困难,“合作”意味新的发展空间,在夏季达沃斯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印证。

  “界限”

  作为一名大连居民,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夏春玉发现了一个变化:十多年前,私家车主们希望下雨,好给车免费洗澡;而今天这些人并不喜欢下雨,因为担心会把刚洗不久的车弄脏。

  “这就是环境的变化,”夏春玉说。

  从水、空气、土壤的变化中,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生活的改变,有很多是由于环境变得更糟。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曾说,气候和环境问题没有国界。

  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有着承载的底线。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将“环境界限”列入了主题。这也是嘉宾们争论最多、最难达成共识的问题之一。

  今年1月,18名顶尖环境专家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说,地球生态可承受的9条安全界限,目前人类活动已经突破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使用和生物化学地球循环4条,还有2条暂未得到有效评估。这已经显示出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如何防止人类继续跨越“红线”?由于地理、立场、角度的不同,仍需要不断探讨和沟通来达成进一步的共识。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国的绿色增长议程”分论坛,主持人认为绿色和增长是一对矛盾,嘉宾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总裁德里帕斯卡提到煤电的污染。但他自己又提出,煤炭是当前难以放弃的能源。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利于保护生态界限的积极变化。

  例如,目前光伏板价格下降很快,仅为过去的1/8,虽然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仍比煤电要高,但是随着成本进一步降低,预计2025年成本将可以与煤电形成竞争,这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将非常有利。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说,虽然中国的非化石能源结构占比仍较少,但是在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光伏能源增幅占全球的1/3,要看到中国政府有明确的清洁能源目标,做法也是非常坚定的。

  生态界限不是科学家和政府组织的“专利”,企业和个人都应对此承担责任也面临机遇。

  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保罗·伯尔曼说,公司在中国已经不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废物,减排也能给企业带来很大机遇,公司将来会有大量的投资投到环保上来。

  他说,世界上30%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是在中国实现的,“中国、美国、巴西、欧盟正在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