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财政赤字率3% 创历史新高
- 发布时间:2016-03-06 07:31: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少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2016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这一赤字规模将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赤字率也首次碰触了欧盟所谓“3%的国际警戒线”。
当前缘何要扩增赤字?财政风险如何?
为何扩增赤字? 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院主任牛犁表示,提高赤字率是目前经济稳定的需要。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国内外一系列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国内经济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很突出,需要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
同时,中央今年提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牛犁表示,这些措施都需要加大财政补贴支持的力度,例如企业破产重组、安置下岗工人、资产处置等都需要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压力变大,提高赤字率也是为了给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张力度,突出标志就是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5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同时,将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根据报告,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今年将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少负担5000多亿元。
在减税降费的同时,积极财政政策也将进一步显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明显标志就是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今年赤字规模2.18万亿元,就意味着政府花出去的钱远高于收入的钱,企业和个人将得到更多政府资金支持,进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不过,增加财政赤字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普涨,总理明确提出了“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要求,提出“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
“压线”赤字率是否有风险?
3%的赤字率仍处于安全区间
3%一直被欧盟等经济体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之一。今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达到3%,碰触了欧盟警戒线,是否意味着财政风险加大?
“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说。
牛犁表示,3%以内,包括3%仍旧是一个安全的区间。同时,牛犁介绍,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欧洲许多国家的财政赤字率一度高达1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经常突破3%。
数据显示,我国财政赤字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12年至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分别为1.5%、2.1%、2.1%和2.4%。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经常突破3%,如2014年英国的赤字率为5.7%,法国为4%,日本为8.8%。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王远鸿也表示,3%目前还处于大家达成共识的合理范围之内,财政风险并没有明显加大。他认为,欧盟3%赤字率警戒线的说法只是欧盟入盟的一个规定条件,是当时大家讨论认为比较安全的数字线,“但并不是金科玉律”。同时,中国与欧洲不同,欧洲国家有大量私有经济,政府可支配资源比较少,赤字大可能导致政府破产等,但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掌握资源较多,包括金融、矿产等,抗风险能力强,相比较而言,中国政府可以承受的赤字水平和债务水平比欧洲政府高。
政府债务负担加重是否不安全?
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可化解风险
牛犁表示,总体来说,当前我国的负债水平是在安全、合理的区间内的,我国负债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远比日本、波兰等国家低。
王远鸿也说,在当前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适当扩大债务,使得财政、金融、生产等领域经济下行风险不被激发出来,可以有效稳定经济,为经济平稳过渡创造条件。
同时,王远鸿也表示,扩大赤字率必须适度,短期内不能太快、太猛,在扩大赤字率的同时,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化解风险,通过结构性的改革或制度性的设计,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经济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逐渐化解风险。也就是说,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要保持增长,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尽管经济发展增速回落,但质量提高,效益变好,并培养好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时间推移,矛盾就自然而然消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