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老年人口超2亿 未来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 发布时间:2015-11-30 08:02:0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李春晖
11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5家机构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对此,专家表示,我国未来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推动商业保险等补充保险的发展,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从而实现“老有所养”。
老年人口总量最多
养老储备指数是指城市企业职工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所进行的储备多少。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5.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
《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显示,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最好,职工工作相对稳定,保障措施比较到位;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排名则在最后。
分行业看,金融业和采矿业的职工养老储备最高,前者得益于较高的充足度,后者的稳定度较高;排名最低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保障体系中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将相对增加,而缴费的人数将相对减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褚福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养老保障的负担之重,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压力之大,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难度之大,养老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之远,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三大支柱”渐次改革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共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属政府主导;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为企业及职工自愿建立;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然而,“三大支柱”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总体来看处于发展失衡状态。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养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就是中国养老金储备存在严重的瘸腿现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占比过高且收益偏低,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无论是规模还是投资增值方面依然相对薄弱,没有能够担当起第二、第三支柱应尽的责任。
对此,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2015年,我国的养老金三支柱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在8月24日已经面世;第二支柱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管理办法已经出台;第三支柱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将出台。一系列改革之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商业保险潜力巨大
褚福灵指出,就“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而言,商业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满足社会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保险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商业保险发展的现状,《报告》指出,我国商业保险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展。企业年金计划和各种商业性保险(养老和医疗等)是职工养老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访者中,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比例仅为33.5%,而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比为41.3%。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朱进元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能够让消费者意识到所有的养老问题不能都由国家、政府来承担,还有很大的一部分需要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来安排未来的养老事务。
如何发展商业保险?《报告》建议,提高职工养老储备水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尤其是尽快推出“税延个人养老账户”,让职工自己参加账户投资增值。“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商业保险主体开发符合多层次需求的保险产品,不断开拓市场与需求;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应该积极加入到补充养老保险的体系中,参与合作、共同发展。”褚福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