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连续8月小于2% 低通胀压力增大
- 发布时间:2015-05-11 00:34: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王斌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2015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5%,增速比3月加快0.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1.6%到1.7%的市场预期,连续8个月处在低于2%的低通胀区间。同时发布的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未能延续3月回升的走势;环比下降0.3%,增速低于3月。多方分析认为,4月CPI同比增速不及预期,PPI延续负增长,说明当前低通胀的压力有所增大,决策部门有必要适度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从环比看,4月CPI环比下降0.2%,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方正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研究顾问苏剑认为,4月CPI同比增长率低于预期,一方面是受历史的影响,2015年4月的翘尾因素相对较低,是2010年以来4月翘尾因素最低值;另一方面受季节因素影响,食品供应充足价格降幅较大,非食品价格波动平稳,具体来看仅鲜果、鲜菜、蛋、水产品、猪肉五项就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对于其中较为关键的猪肉价格走势,苏剑表示,从3月初到4月底,猪肉价格呈“U”型变化形态:相对于3月下旬,猪肉价格在4月有所上升,但由于3月上旬、中旬猪肉价格较高,所以4月猪肉价格仍呈环比下降状态。“虽然表面上看猪粮比、能繁育母猪的存栏量及价格、仔猪的存栏量及价格等指标均反映出猪肉价格有上涨趋势,但是随着猪肉消费需求的减弱,以及生猪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导致猪肉的相对供给缺口远没有表面指标所显示的那么大。随着夏天的到来,猪肉的需求也进入了淡季,预计经历小幅反弹后的猪肉价格,在5、6月后或将继续走低。”苏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再考虑到4月PPI的表现,机构普遍认为,当前低通胀压力在继续增大。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4月CPI仍在低位,其中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保持稳定。5月以来猪价继续反弹,但菜价仍在回落,食品价格整体仍降,预测5月CPI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5月CPI增速降至1.3%。4月PPI环比下降0.3%,源于石油加工和煤炭采选价格降幅扩大。5月以来煤价、钢价持续下跌,但油价持续上涨,预测5月PPI环比上涨0.2%,同比增速有望升至-4.4%。总体看物价保持低位运行的概率较大,4月物价整体仍低,低通胀风险并未消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解读称,2015年4月CPI同比上涨1.5%,其中翘尾因素影响0.76%,新涨价因素约0.74%。新涨价因素显著走弱,比上月下降0.24个百分点,不具备抬升物价的条件。
中国社科院多位学者预警,当前中国经济在面临下行压力同时,亦面临着低通胀风险。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2012年3月以来,我国PPI持续下降了三年多,PPI持续负增长、CPI低位运行将导致低通胀风险加大。一旦发生通货紧缩,会引发企业利润水平下降、资产回报率下降、负债水平上升、投资预期和意愿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贷款意愿降低,居民消费不振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红驹亦表示,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持续性的经济减速、PPI负增长,将使中国未来一段时间面临一定的低通胀风险。国内外历史表明,严重通货紧缩的导火索通常是资产泡沫破灭和随后的金融危机,因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与地方政府债务、银行金融风险紧密相连,因此未来中国是否会陷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都存在密切关联性。
不少专家表示,应对上述风险,除了进一步降准降息外,还需通过工具创新,适度增加市场流动性。李雪松强调,要保持货币政策中性偏松,创新和应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引导流动性适度加速。他说,我国流动性目前总体偏紧,随着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再加上受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近期我国央行的外汇占款增速放缓,惯常的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性货币渠道受到一定的抑制。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条件下,坚持货币政策中性和改革创新,就必须寓改革创新于货币政策调控中,创新并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有效预调货币政策并适度增加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