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整治“虚高”贷款利率 央行“双降”势在必行

  • 发布时间:2014-11-24 06:5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央行终于出手了。”在央行上周五傍晚宣布降息之后,有财经评论员吼道。其实,让央行无法忍受的是“无解”的融资贵问题和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时隔两年央行再次使用利率工具之后,其实就是宣布解决融资贵问题已进入攻坚阶段,新降息周期就此打开,同时激发了市场对全面降准的预期。化解融资贵难题,央行祭出“双降”(降息、降准)绝招已经势在必行。

  翻看今年央行出台定向政策的脉络,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出台政策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有定论。

  比如,本次降息之前的11月19日,当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九项就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虚高’的贷款利率。”

  再如,4月22日下午,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6月9日,央行宣布,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8月27日,央行宣布,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降低涉农贷款利率,支农再贷款执行优惠利率,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利率还可在优惠利率基础上再降1个百分点。

  在央行采取上述定向降准、定向降息措施之前,稍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是“令出 ,唯行而不返”。央行的这种积极态度为解决经济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是系统性问题,此前采取的定向政策不能带动经济整体向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央行对此也是洞悉的。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本次降息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近日表示,明年影响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短期风险和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相互叠加,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进一步显现。

  但央行认为,总体看,我国宏观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物价涨幅回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正从要素、投资趋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给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微调带来了空间,同时货币政策适时适度的调整也有利于从国际上引进低成本资金从而迫使国内的资金成本下降。

  比较悲观的专家认为,降息对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他们认为,地方债务扩张、国企改革、中小企业风险盈利特征能否改变才是中长期融资成本下降的关键变量。

  乐观的分析人士则认为,降息有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意愿,降低储蓄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盈利增速。特别是降息会刺激房地产行业回暖,为经济稳增长增添了一个重要砝码。

  笔者以为,从央行今年货币政策微调的思路来看,由于通胀压力逐步减轻,货币政策重心转向了经济稳增长和稳就业。预计在后续通胀无忧的情况下,央行将搭配使用价格和数量工具,全面降息之后,全面降准或者大规模流动性注入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强。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