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发改委回应权力寻租:掌握大量审批权易成公关对象

  • 发布时间:2014-10-30 12:13: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慧敏

  据经济之声报道,自去年5月到今年9月,全国范围内共有19名现任或曾任发改委系统的官员落马。十八大以来,发改委系统中“栽下马”的官员数量在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中最多。发改委集各领域的审批权于一身,是不是审批权权限过大?一时间,对于发改委职能的争辩,把素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发改委推入了反腐的漩涡。发改委到底该如何扬清激浊防范权力寻租?

  发改委多管齐下,简政放权

  国家发改委昨天(29日)举行“关于加快法治机关建设”新闻发布会表示,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推出一系列新政,比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增强政务公开性和透明度,防范权力寻租。这次发改委的公开发声,与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重大决定》全文下发仅仅一天之隔。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说,未来发改委将把创新制度建设、实现职权法定作为法治机关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抓紧建立行政审批等重要执法项目的裁量权基准制度。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发改委正面回应权力寻租:发改委掌权较大,正在下放

  位于北京月坛南街的发改委素有“小国务院”之称,20多个司局几乎涉足工业、交通、能源、外资、贸易等国民经济所有领域。审批权过大容易引发权力寻租,对于这一敏感说法,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李亢并没有回避,“发改委掌握大量的投资项目审批权,容易成为地方和企业公关的对象。实际上我委现在也在逐步的下放,速度很快,力度也很大。”

  简政放权,被视为减少寻租空间釜底抽薪的办法。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取消和下放了44项审批事项。同时,两次修改《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把需要中央层面核准的项目减少了76%,接下来还将继续下放一批。

  重大项目审批,监督“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估计,一些重大项目审批仍将难以削权,他向记者进行了解释。“我估计在中国再怎么改也不可能没有审批,只要是专项的,发改委需要自己全国来布局,还是需要地方政府来报批。”也就是说,推行简政放权,仍然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当被问及“如何进一步防范腐败”这个尖锐问题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给出了答案,“一方面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另一方面加强内外部监督,这是为了便于公众监督。”

  国家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将于12月初试运行,对此李朴民说,“把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受理,无论是企业也好、地方也好、社会公众也好,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项目,直接来政务服务大厅来受理。”

  专家:发改委内部机构或面临调整

  同时,将通过建立第三方评估在内的评估机制,强化决策事中、事后监督评估。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李亢表示:“针对这些年存在的重决策制定、轻决策实施的问题,专门印发了《国家发改委重大事项后评估办法》,要求对重大制度、改革、政策等都要建立相应的后评估制度。”

  “信息公开你为什么同意呢?经过了谁的论证,哪个第三方的论证?这个项目的经费是多少?事后等到项目完成之后,它有一个效率监管以及运营资金的整体监管。”财经评论员叶檀也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在评估方面首先要做到程序正义,其次,评估经费不能直接由发改委掏,财政部支出将更公正,杜绝第三方机构“拿人钱财手短”的情况出现。

  按照发改委的说法,随着这一轮新政的实施,其职能将进一步转变:从微观事务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审批转向监管,从项目安排转向制度供给。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小广进一步分析,未来发改委内部机构也可能将面临调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