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财经 > 新闻 > 国际经济 > 正文

字号:  

2014年欧洲经济增长乏力 德国努力寻找新机遇

  • 发布时间:2015-01-03 07:18:00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业文

  一直以来德国都被认为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在德国经济界看来,2014年出现的欧元汇率下跌以及国际油价下挫,无异于是给德国送上的一个大大的“圣诞礼物”。德国经济的继续发展,能否进一步带动欧元区其他国家走出危机?在新的一年里,德国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动向?

  德国智库慕尼黑经济研究所近日预测,201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5%,这个数字足以让其他欧洲国家艳羡不已。原油价格下跌对原油进口国德国来说,相当于实际收入的提高;由于欧元疲软,德国作为出口强国又从中获益匪浅。数据显示,2013年德国出口商品总额为10931万亿欧元,外贸盈余1950亿欧元。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408亿欧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但疲弱的欧元也会加剧欧元区内部的不平衡。有专家认为,欧元贬值会促使一些国家延缓体制改革,从中期来看,疲软的欧元对那些尚没有摆脱危机的欧元区国家来说甚至是有害的。德国莱威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多恩表示,目前欧元区几个重要国家的情况不容乐观。“意大利经济陷入停滞,多年来改革都未见成效;法国长期以来都是一旦遇到问题就依靠政府多出资来解决。”

  不少经济学家预测,像意大利和法国这样的发展模式会导致公共债务的提高,是不可持续的。德意志银行预测,2015年欧元区增长仅为0.8%。为了应对欧元区购买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德国不断加强与非欧盟国家的合作。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亚太经济研究部负责人克里斯蒂娜·奥特表示:“从过去五年来看,2008年德国对第三国的出口只占36.7%,而对欧盟国家的出口占63.3%;2013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德国对第三国的出口达到了43%,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降到了57%。第三国对于德国日益重要,尤其是亚洲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德国对亚洲的出口量上升了35%。目前亚洲市场占德国总出口额的16.4%,已经成为了德国最重要的第三国出口地区。”

  在亚洲市场中,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从1990年到2010年间,德国对华出口额增长了30倍,进口额增长了20倍。但奥特认为,中国对德投资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预计未来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将会上升。目前中国对德直接投资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只有大约14亿欧元。但是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则达到448亿欧元,是中国对德投资的近40倍。不过我们看到中国对德投资呈上升趋势。2012年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经手的项目只有98个,到2013年已经有139个了。”

  据德国中央合作银行的专家预测,中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略高于7%,对习惯于高增长率的中国来说,这将是1990以来的最低值。《德国之声》刊文表示,放缓的增长符合中国政府的战略。中国正在致力于经济转型,由投资主导变为消费主导。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德中两国的合作重心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奥特表示:“这种结构转型意味着,往后德国企业在中国建立分公司很少出于成本原因,而是出于营销方面的考虑,比如在中国建立工厂或者是顾客服务站点。传统的出口投资即德国商品卖到中国的贸易额将会继续下降。从发展趋势来看,德国的高效、高科技产品还是占有很高份额的。中国希望开发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的产品,德国的一些产品以及生产设备可以满足这样的需要。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在工业领域的发展,德国企业能够重新获得机遇。”

  传统意义上的中德合作大多局限于“中国需要德国技术,德国需要中国市场”。但随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把中国当做一个旗鼓相当的伙伴,并且希望开启新的研发模式。奥特认为:“2015年的中德关系将以‘创新合作伙伴’的形式发展。也就是说,双方在很多层面将建立共同的标准,比如汽车、环境,以及在工业4.0概念中的经济数字化方面等。”

  在当今国际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德国与中国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一方面两国都能够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对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也非常重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