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外汇 > 外汇资讯 > 正文

字号:  

德国会拖垮欧元吗

  • 发布时间:2014-08-21 00:56: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朋浩

  曾几何时,德国是欧债危机大浪下欧元区最可信赖的稳定器,但当前欧元再次面临下跌压力之际,德国却成了不少舆论继续看空欧元的出发点,令人大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感。

  认为德国将拖累欧元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其逻辑也相当清晰:如果德国经济疲软,那么欧元区经济前景必然更加灰暗,这将加大欧洲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压力,进而对欧元施加下行压力。

  德国的情况的确算不上好,其季调后二季度GDP初值环比萎缩0.2%,再考虑到欧盟与俄罗斯因乌克兰内乱、马航客机遭击落等一系列事件而迅速恶化的双边关系,德国的经济困境可能延续一段时间,但据此认为欧元会因此大幅下跌则未免言过其实。

  GDP作为宏观经济指标,其增速的高低的确会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冲击,但却并非汇率波动的主导因素。如果经济增速低汇率就应该贬值,那么日元早就贬得一文不值了,毕竟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在发达大国中的GDP增速长期垫底。但实际情况是,日元对美元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60:1左右最高升值至2011年的75:1附近。

  日本的情况并非特例,2010年欧元对美元最低暴跌至1.19左右,但2010年欧元区GDP增速为2.0%,是2008-2013年的最高值,当年德国GDP增速为4.0%,是1992-2013年的最高值。

  可能有人会争辩说,2010年欧元大跌主要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太过突然,当时市场关注的是欧元区长期增长潜力的下滑,所以当年的GDP高增速无关紧要。这种观点不无道理,而且2011-2013年德国和欧元区的GDP增速均呈快速下滑态势,似乎验证了2010年欧元下跌的合理性。但不要忘了,2011年欧元对美元最高曾反弹至1.49的高位,与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相差无几,说明无论是GDP现实增速还是其增长预期,似乎都与欧元的波动大势无必然联系。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决定汇率升降的主要是两股力量,一是进行跨国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实体经济,二是在汇市靠高卖低买赚钱的投机资本。当然二者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例如当进口企业因预期本币汇率将大幅升/贬值而主动将购汇时间推迟或提前时,它就暂时变成了投机者,但出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客观需求,实体经济买卖外汇的操作与其收支状况在长期上必然是一致的。而投机资本着眼于利用汇率波动赚取差价,很少长期持有单边头寸,除利用(或主动制造)市场情绪波动频繁高抛低吸之外,其投机仓位不可能长期与实体经济的外汇收支状况相背离。

  这就解释了为何日元能在疲弱的经济增速下长期走强,欧元能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有惊无险,因为二者的国际收支为强势的币值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欧元区为例,欧债危机爆发后,虽然GDP总体增长趋于乏力,但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却大幅飙升:2010年其顺差规模仅约50亿欧元,但2013年飙升至约2300亿欧元;今年前5个月欧元区经常项目顺差约970亿欧元,同比增长约4%。欧元区经常项目的高顺差主要来自德国的贡献,2013年德国的顺差规模占了欧元区总顺差的86%。在高额的经常项目顺差支撑下,虽然欧元区风险事件不断,但市场情绪的波动始终无法令欧元汇率崩盘,因为实体经济客观的汇兑需求对欧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与人民币的长期强势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德国经济增速下滑无疑不利于欧元走强,但将其看作欧元将大幅下挫的理由则有些杯弓蛇影,因为欧元强势的基础——经常项目高顺差,能否被大幅削减仍是很大的未知数。即使欧元区央行因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在货币宽松尚未扭转欧元区国际收支的格局之前,其对欧元汇率也不会有长期压制作用。(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