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际经济 > 正文

字号:  

全球通缩风险隐现 货币宽松仍为主流

  • 发布时间:2014-12-03 02:56: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杨博  责任编辑:王斌

  眼下包括欧洲、日本、中国在内的多个经济体通胀率出现下行趋势,低通胀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带来通缩风险。在此情况下,更多的刺激性措施十分必要,预计欧洲、日本和中国将进一步实施宽松政策,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也不会急于加息。

  欧元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0.3%,创五年来新低。日本10月核心CPI涨幅降至七个月来低点。截至10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连续32个月负增长,CPI涨幅也回落至2%以内。

  美国经济今年以来的表现虽称得上“一枝独秀”,但通胀持续低位徘徊的压力并未减轻。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在10月同比增长1.6%,为连续第30个月低于2%的目标水平。尽管失业率降至六年低点,但薪酬增长仍缓慢,10月平均时薪环比仅增长0.1%,同比增长2%,不及预期。近期美国公布的消费开支和企业投资数据表现平平,显示全球最大经济体相对强势的复苏并未激发足够需求。

  造成本轮全球通胀走低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性调整不到位,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内生增长动力疲弱。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欧元区GDP环比仅增长0和0.2%,增长迟滞遏制消费需求,从而导致企业订单减少,企业为促销而被迫降价,则进一步加大物价下行压力。其次,国际油价大跌并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令欧洲、中国等面临的输入性通缩压力骤升。

  历史经验表明,通缩一旦成真,危害甚广。首先,通缩前景带来的不确定性会抑制投资和消费,企业为减少亏损而降低开支,消费者也因价格走低的预期而推迟消费,囤积资本,造成总需求不足。企业将通过削减成本来维持运营,这可能使已经企稳并逐步回落的失业率水平重抬升势。

  其次,通缩将加大债务人的实际债务负担,令债务违约及企业破产风险上升。第三,通缩会抬高实际利率水平,导致企业借款成本上升。

  目前,全球采取协调措施对抗通缩风险已迫在眉睫,更多的财政和货币宽松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本周欧洲央行将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有可能对实施全面的量化宽松措施作出进一步表态,即便现在不采取实际行动,该行最迟到明年初也会“入市”。日本央行也会在未来继续注入流动性。刚刚结束资产购买项目的美联储,即便在政策方向上已经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分道扬镳,但也不会很快启动加息进程。整体来看,在货币政策方面,宽松仍是主流。

  更重要的是,各国亟需进一步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解决产能过剩等问题,着力激发内部需求,通过巩固和改善经济基本面创造经济增长的活力。这才是彻底摆脱通缩,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