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仍有提升空间
- 发布时间:2015-12-01 06:5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人社部社保研究所等5家机构11月29日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59.7分,接近评价基础标准,表明目前状况基本满足了城市职工养老储备要求,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所谓“职工养老储备”,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已积累和将要积累的用于养老目的的各种权益、现金流和资产,其不仅取决于已经积累水平,更与养老金增值水平相关。
“59.7分意味着,我国构建的社会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和商业性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保‘三支柱’模式还有很多欠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不管从广度和深度来讲,后两项都难以称之为支柱。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城镇职工养老还将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养老制度即社保制度。
对此,《报告》建议:一是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很有必要,需要在路径选择上下功夫,抓住改革重点;二是提高职工养老储备水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尤其是尽快推出“税延个人养老账户”,让职工自己参加账户投资增值;三是重构家庭大类资产配置,有利于提升职工养老储备水平,需要完善资产市场。
“近几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职工覆盖率有了大幅提升,预计到2020年基本可以实现应保尽保的全覆盖目标,因此依靠基本养老保险提升职工养老储蓄指数已经不再现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叶国标建议,把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提高获得退休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和推进以激励性为导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作为该领域的工作重点,然后根据社会共识达成情况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方案。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商业保险,谋求更高效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养老储蓄投资模式势在必行。“一方面大幅增加企业提供的或个人自行购买的各种商业性保险和年金产品;另一方面重构家庭大类资产配置,降低银行储蓄和投资不动产偏好。”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杜永茂表示,更为关键的是,要在现代保险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全社会福利观念的根本转变,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福利体系和制度架构。
郑秉文也在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投保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上给出佐证,“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占GDP的比重是2.6%,而美国是42.5%;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替代率只有1.1%。”郑秉文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长期缺位。
这一现状很快就会得到改变。据郑秉文透露,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将于今年12月底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将会有力提升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密度和深度,有助于提升我国养老储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