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民生存状态报告:超六成盈利 大叔是主力
- 发布时间:2015-08-10 07:1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相比股民常常登上头条,对于基民群体你或许知之甚少,难道他们真的只是在银行排队的大爷大妈吗?
一份8月初新鲜出炉的报告可能颠覆你的认知。这份报告,即《基金投资者情况调查分析报告(2014年度)》是由中国基金业协会设计的一份含67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再组织82家基金公司、13家独立销售机构历时数月调查收集,最终在56890份大样本上统计分析而成;火山财富(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获授权使用。
该报告全方位展示了基民现状,其中不少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基民画像:中国大叔是持基主力
前有中国大妈抄底黄金,现有中国大叔爱买基金,还捎带着“熟男”和“小鲜肉”。
如果将基民按年龄划分为30岁以下、30到40岁、40到50岁、50到60岁以及60岁以上,那么截至2014年末,30岁以下的基民数量相比2013年末大幅提升14.9个百分点,一跃成为最大“分支”,占比高达32.09%;其次是30到40岁人群,占比为24.43%。其中,62%的基民为男性。
不过,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尽管人数占上风,但持有基金净值占比在各年龄层中垫底,仅为11.48%;40到50岁人群持有基金净值占比最高,为28.91%,不过较2013年下降2.16个百分点。就户均净值来说,60岁以上人群最高,为4.28万元;30岁以下人群继续垫底,户均净值不足1万元,约8100元。
由此看来,中国大叔不论是人数还是投入资金,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如果将基金账户按净值划分,在1万元以下、1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几个类别中,2014年1万元以下以及50万元以上的账户占比均较2013年有所上升,即小户和大户一起增长,规模出现“两头上升”。
而基民年收入又如何呢?如果分为5万元以下、5万~10万元、10万~15万元、15万~50万元和50万元几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超过15万元。税后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基民占比为85%,10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60%。
基民PK股民:谁的幸福感更强
相比股票投资,基金算“后起之秀”,如今已发展成为主流投资品种。相比股民“十人炒股一赚二平七亏”的胜率,基民的“存活率”则高得多。分析报告显示,投资时间在5年以上的基民占比最高,达到42%;投资年限在2至5年的占比为17%;“基龄”在半年以内的为12%。
是什么支撑了基民的高存活率,而不被割韭菜?如果要和股民PK,究竟哪种投资方式更赚钱?看了下面这组数据,可能会给你答案。
首先来看两者人数。2014年基金新开户数创下近6年新高。自2008年熊市以来至2012年,基金开户数上升一直十分缓慢。2013年开户人数有所提升,随着A股2014年下半年发力牛冠全球,基民开户数显著增长。截至2014年底,基金账户总数46408.82万户,较2013年末增加17635.36万户;其中有效账户数为12741.59万户,较2013年底增加4044.49万户,增幅为46.5%。
那么是不是就有1.27亿人次持有基金呢?答案并非如此。每一个基民往往持有2家以上基金公司产品,意味着其至少拥有2个以上的基金公司账户,但实际投资者只有一人。截至2014年末,18%的基民持有1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4家的占比为13%;而持有2家、3家和5家的占比均为23%。那么据此推算,实际基民人数大概为4800万人。
根据中登公司公布的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末,A股账户数约18401.17万户,其中有效账户数为14214.69万户,较2013年增长882.24万户,增长5.11%。一般股民都持有沪深两大账户,因此股民实际人数大概为7100万人。
其次看收益。仅就2014年的投资情况来看,盈利的基民和股民占比大致相同;但剩下没赚钱的股民中,其亏损程度更高。具体来看,2014年61%的基金投资者盈利,其中有11%的人赚到30%以上,27%的人收益在10%~30%;而根据东方财富2014年末调查显示,63.7%的网友当年在股市上有不同程度的盈利,盈利水平在20%~50%的最多,为23.8%;还有8.9%的人盈利翻倍。但从亏损人群中看,基民中仅有6%的人亏损超过30%,亏损小于30%的人只占10%;而股民中,2014年有6.2%的人亏损超过50%,6.1%的人亏损程度在20%~50%,亏损20%以下的占9.8%。
或许不难看出,基民高存活率的背后有盈利支撑。数据表明,自投资以来有盈利的基民占比高达62%,此外有20%的基民盈亏不大,也就是说亏损人群仅占18%左右,幸福感可谓爆棚。
股民和基民,谁的家底更殷实呢?首先来看基民。如果按照5万元以下、5万~10万元、10万~50万元、50万~100万元、100万~300万元以及300万元以上划分,那么家里金融资产为10万~50万元的基民最多,达到31%;其次是5万~10万元,占比为22%;资产超过300万元的仅占2%。
东方财富的调查报告显示,身家在5万元以下的股民占比为16.1%,5万~20万元的占比为32.2%,20万~100万元占比为31.3%,100万元以上占比为20.4%。整体来看,不论基民还是股民,都是以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主。
两者的投资成本也有区别。2014年基民申购基金金额合计126165.8亿元,赎回金额合计115858.9亿元,资金净流入达10302.1亿元,均达到历史最高值。那么基民究竟贡献了多少费用?如果按照各类基金产品平均0.85%的申购费率和0.6%的赎回费计算,申购费大概在1092.9亿元,赎回费约为695.15亿元。当然不同渠道收取的申购费率不尽相同,各类基金申购最低折扣平均为28.2%,据此2014年基民支付的申购费大概在784.7亿元。至于赎回费,如果持有期限足够长,赎回费可能非常低甚至为零。假设其中35%的基金不需要支付赎回费,那么基民支付的赎回费大概在451.84亿元,两者合计1236.54亿元左右。
此外,根据基金年报,2014年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约为293.27亿元,那么2014年基民整体支付的持基费用约为1529.81亿元,每个基金账户一年中申购、赎回、持有平均成本约为1204.57元。
对于股民来说,其缴纳的主要费用为买进费用(即佣金)、卖出费用(印花税和佣金)以及过户费。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度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显示,去年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049.48亿元,而财政部公布的2014年印花税共收取667亿元,两者合计1716.48亿元,也就是说每户股民一年平均成本为1208.05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平均数据并未剔除机构户,因此是总平均数。
不过股民自己炒股,基民请基金经理帮忙炒股,户均投资成本仅差四元,但基民享受的是基金公司专业投资团队的服务,股民则只能自力更生;前者省心省事就算发不了财也亏得不多;而后者劳心劳力说不定遇上巨亏。当然个中掂量,还在于投资者自己。
基民需求:六成考虑境外产品
遥想2007年,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获得前所未有的热情追捧,但不久便净值纷纷腰斩,很长一段时间基民对于QDII都闻之色变。但前述分析报告中展现的基民需求里,许多基民似乎已走出前期阴影,对于海外市场重新产生兴趣,对于创新产品也愿意了解,还有一大需求则是对于养老的重视。
这两年基民对于海外市场的兴趣可说是居高不下。2014年报告显示,有61%的基民表示会购买国内销售的境外基金产品,这一数据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一致,其中30%的投资者表示只要产品好就买,剩下的31%则表示要综合考虑公司能力、产品业绩等多个因素。其余约占三分之一的基民表示暂时不会购买自己不了解的外国基金公司的产品。不过,如果投资者想更好地选择理财产品,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huoshan5188”了解。
除了购买国内销售的境外基金产品之外,有61%的基民表示会考虑投资海外市场,其中31%表示还未投资但已在做准备,22%表示已购买了QDII,8%表示已通过其他渠道投资。另外28%的基民表示不会考虑投资海外市场,还有11%的基民表示没有想清楚。
创新产品也是基民的关注方向。58%的基民表示愿意深度了解近年新产品,28%表示只投资常规老产品,还有14%表示无所谓。
养老问题也是基民所关心的。分析报告显示,7成基民会在50岁之前考虑养老金问题。目前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依然是基民最主要的养老金来源,比例达到49%,有26%则是靠个人储蓄。
较多基民愿意选择“买基金”作为自己的养老金投资方式。其中40%的基民会选择以“养老”或“生命周期”为主题的基金;选择投资于股票基金的基民比例为15%;12%会选择短期理财基金,12%的投资者选择债券基金,这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或许正是开发产品的方向,目前养老主题基金数量仅为14只左右。此外,选择“存银行、买国债”的人数次之,再次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在投资偏好上,值得基金公司关注的是,基民日益重视基金管理公司的声誉,购买基金时比较关注基金业绩与基金公司的知名度,过半基民会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
调查中,2015年基民最想投资的基金品种依然是偏股型基金,而今年偏股型基金确实实现爆发式增长;指数基金热度也在提升。基民也相当重视均衡配置,有7成基民表示将继续买货币基金。
此外,基金费率偏高也是众多基民长期的一致看法。近7成基民认为目前基金费率偏高——42%投资者认为费率较高,26%认为太高;只有24%认为目前基金费率合理;还有8%的基民不了解相关费率。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