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经济上半年运行情况

  • 发布时间:2015-07-17 04:04: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少雷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二季度主要指标增速企稳向好,国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增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和国外媒体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增长质量逐步提升,实现年增长预期目标大有希望。

  保持基本面向好的趋势

  比利时鲁汶大学商业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表明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从中长期看,随着中国经济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得以不断解决,就业也随之增加,加上改革红利的继续释放,私营企业部门的经济表现也将得到加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目前房地产投资、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增长仍然相对疲软。罗格·蒂斯建议,下半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对本报记者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转折期。二季度7%的增长率说明了中国经济在“量的扩大”期间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得到改善,“质的提高”不断出现好的势头。例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率下降、城乡差距缩小、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当前,中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等,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这都是非常大胆、面向实体经济的新发展战略。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质量提高,而且也是对世界经济的稳定贡献。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表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实现年增长预期目标大有希望。这一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完全可抵御经济结构再平衡过程当中出现的经济波动。阿丰采夫进一步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上述增速,也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结果。

  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坦·德瑞格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放缓,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推动力的转型所致。前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如今越来越依赖于私人家庭的消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确保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德瑞格尔认为,由于各种原因,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不容易。同时,尽管中国人的工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社会老龄化在进一步加剧,很多家庭必须为了未来的养老而增加积蓄。

  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位于英国伦敦的卡斯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对本报记者说,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7%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曾经有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甚至预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低于7%,但现在看,中国经济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保罗认为,上半年的数据证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预示着未来可能有较强的增长潜能。

  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部分是受到外部需求疲软的影响,同时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增长速度自然会放慢。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也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已经从偏重增长数量转向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庄巨忠说。

  庄巨忠认为,“未来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坚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引导资本向创新聚集,将发展重心从低成本生产转向高价值生产”。

  巴基斯坦《特快论坛报》资深记者穆罕默德·伊凡·高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较之以往有所放缓,但这是在中国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和深化改革背景下取得的成绩。中国经济发展更注重质量而不是速度,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如今,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对于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高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中国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转化,表明中国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行之有效的调整,此举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探索新出路。做好经济结构优化,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会更注重以质取胜和全面做好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高新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将为中国及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埃及《金字塔经济周刊》总编辑伊马德·贾尼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稳定步伐,而且比外界预期的要好。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7%的增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在提高,这一过程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令人感到鼓舞。

  南非《新时代报》的文章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创新驱动。从中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逐渐转型,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投资到消费,从出口到国内消费;从短期来,中国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是中国政府调整政策、放缓快速增长的信贷、控制影子银行、限制地方政府借债、减少产能过剩等的结果,这会显著改善投资效率。

  (本报记者吴刚、刘军国、陈效卫、冯雪珺、黄培昭、俞懿春、徐伟、韩晓明、倪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