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创新是德国制造的核心

  • 发布时间:2014-11-15 00:31: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德国制造是品质的最好证明,代表先进技术和经久耐用。”法兰克福Hochster瓷器厂总经理约格·克斯特随手拿起会议室里的一只咖啡杯,表情坚定而自豪地说。

  “中国制造么”,他脸上露出尴尬的笑,“让我说什么好呢?”停顿几秒钟后,这位老练的营销专家用坦率而又充满外交技巧的话说:“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过去几年,中国产品质量有了改善。中国产品在德国口碑不算太好。我们要与中国保持距离,否则我们怎么保持优势。但中国制造的发展前景很好。就像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被德国人看作垃圾,后来他们从物美价廉发展为高价高质。”

  如果将中德两个制造大国进行比较。上面这一番话可以说代表了目前德国人对中国制造的真实看法。不过,熟悉制造业历史的人知道,“德国制造”一词本身也有着一段屈辱史。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公共关系部高级经理曹奕告诉笔者,“德国制造”是100多年前(有学者考证大约是150年前)由当时的全球制造强国英国以羞辱的方式强加给德国的。

  19世纪的德国,由于工业革命晚于英、法很多年,在欧洲大陆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当时德国出口到英国的产品被认为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而且模仿抄袭盛行,被英国人瞧不起。为了防止德国来的产品影响了英国制造的名誉,英国人强令从德国来的商品都须打上“德国制造”字样。

  当时的欧洲人无法想象,百余年后,德国制造不仅赶超英国,在欧洲甚至世界都更加受到尊敬。

  那么,德国制造与眼下全球热衷探讨的“创新”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北京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对“创新”做出新的表述,被媒体解读为中国的创新宣言——“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明年将是中德创新合作年,预计双方会在创新上持续大做文章。但中德双方在创新上的理解有所不同。

  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东亚事务处处长葛林·哈克曼对笔者说,创新是非常宽泛的,中国更关注技术、经济创新,但我们更关注法制对话、人权对话,这是德方希望拓展的宽泛主题。

  她说,从企业角度看,德国有非常多中小企业,大部分为家族企业,在研发上几乎没有政府支持,他们自己会大量投资。根据我们的理解,中国的中小企业就是规模小,在技术和创新上都没什么优势。但在德国,中小企业有多年的自主创新传统,他们热衷于发明创新,对技术创新有无限向往和快乐。另外,德国中小企业喜欢远离政府,政府也愿意让企业自身去做转型,以自身的创新技术去带动发展。所以,我们的创新经验并不能简单复制,要让孩子从小对技术创新有兴趣和渴望。

  徳国学者赫尔曼·西蒙在探讨中小企业成功秘诀的《隐形冠军》一书中表示,多数隐形冠军认为创新不应仅限于改进产品,而是将投资的中心侧重于内外加工过程。小公司也能成为伟大的创新者。因为,在未知的领域没有固定法则。创新是一种持久的探索,一种反复试验的过程。

  领导人胸怀世界,官员致力落实,企业家热衷技术。但无论政治家、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对创新本身的推崇都是一致的。正如赫尔曼·西蒙所说:“持续成功的不二法门就是持续创新。”

  在调研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令笔者印象深刻。在汉堡市的港口新城,游客服务部经理Daniel Jahn 指着新城里的一处儿童游乐场说,这里的设计专门请孩子们亲自参与。因为只有孩子才最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可以说这是一种人性化设计,但又何尝不是创新?请孩子设计自己的游乐园,是真正的理念创新。

  汉堡经济促进局国际部主任马兴汉特别强调德国大学的双元教育体制,即学生一半时间在校学理论,一半时间在工厂或工作单位实习。这使德国的创新非常符合实际。马兴汉说,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很强,与十年前相比,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模仿制造,而越来越多地有自己的技术和创造,这正是一种创新。

  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德国制造有着知耻后勇的故事,德国创新则是不断学习探索世界的结果。

  中国与德国,在世界时间与空间坐标中处于不同的点,在某些时刻又有交集。在这些交集中,无论制造还是创新,都值得持续探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