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万定增补血 北科光大七年备战三维重建
- 发布时间:2015-09-29 16:35:57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王文举
北科光大董事长侯鲁民
中国网财经9月29日讯(记者 金易子) 随着科技发展,3D技术应用已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各行各业围绕它开始展开无穷的想象力。例如北科光大(股票代码:430027)已上线的3DCloud全自动建模服务平台和近期即将推出的3D巧克力食品打印机。
事实上,从2008年至今北科光大一直从事基于照片的快速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并尝试与各行业应用进行结合。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北科光大董事长侯鲁民表示,3D巧克力打印机仅是3D技术应用的一部分,北科光大目标将构建3D数据服务应用生态圈,为各行业3D技术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3D数据合成服务。
目标远大,路途不易。作为新兴领域,3D技术的发展无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侯鲁民告诉记者,传统业务充当了“造血机”的角色;不仅如此,作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北科光大近日还完成了8000万元的定增。
北科光大公司总部
从智慧城市到3D领域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级政府也逐步向服务型转变,街道、居委会是老百姓接触最密切的机构。”洞察到商机,又凭借着多年中科院相关工作背景,侯鲁民带领下北科光大从2002年成立之初,就将目光锁定智慧社区领域。
侯鲁民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尽管市场上不乏竞争者,但由于当时“智慧社区”还是一个新概念,技术难度大且遭遇了不少推广阻力,许多企业知难而退,“尽管也有犹豫,不过由于市场巨大,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回顾这段路程,虽然蕴藏着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但却促使北科光大在一路摸爬滚打中得到了发展。
目前,除了智慧社区,北科光大已覆盖智慧城市中的智能政务、智能环保、智能交通等领域。“这十多年我们完成了多项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客户资源。”侯鲁民表示。不仅如此,北科光大还多次参与了政府有关部门及中科院有关社会信息化课题的编制工作。
尽管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先行与积累下,北科光大已具有一定优势,但侯鲁民告诉记者,各地区、各级政府的差异化管理,造成多年技术积累难以形成产品,更关键的是,这类项目型弊端在于北科光大并未拥有基础核心技术,“这些原因促使我们下决心摆脱项目性、关系型的业务模式,向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服务、运营型方向转型、发展。”
2008年,北科光大开始谋划转型。“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锁定3D领域的。”侯鲁民回忆道,当时北科光大也邀请了许多市场、技术专家进行探讨,期间过滤了30多个转型方向,“唯独3D领域认同率很高。”
“未来三维一定取代二维,就像彩色电视取代黑白电视一样。”侯鲁民指出,但当时受制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并不成熟,3D作为理论被提出来后并未被实际应用。侯鲁民认为,正因为3D技术尚未成熟,符合北科光大转型先决条件,“基于此,我们又做了细分,认为基于照片的快速三维重建技术,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基础,这成为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从智慧城市到3D领域,从表面上看,北科光大转型步伐似乎迈得较大。不过侯鲁民告诉记者,两者都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有着许多相通点。值得注意的是,北科光大还与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研发机构合作成立“北京市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工程中心”,以提供基础技术保障。
北科光大公司内部展厅
传统业务持续“造血”
3D业务开展至今已有八个年头,侯鲁民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如今北科光大基于照片的快速三维重建技术,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已可以进行商业化。去年11月,北科光大基于互联网的3DCloud云服务平台正式对外服务。据了解,用户可拍摄物体或场景后上传至3DCloud,即可自动在线生成其3D模型。
“3DCloud云服务平台实际上是提供为各行业建模的合成数据服务平台。”侯鲁民认为,3D应用产业尚属初期阶段,尚无法完全锁定将与哪个行业率先深度结合,“希望能够围绕3DCloud云平台,打造 3D 数据服务应用生态圈。”
为此,北科光大也相继摸索、建立了多个典型应用示范,侯鲁民告诉记者,其中3D人像打印和3D儿童亲子体验馆已发展较为成熟。尽管想法明确,但在研发中北科光大亦遇到不少难题。如在3D儿童体验馆项目中,由于要把知识点融入小孩玩乐过程中却不能过于说教,这也对北科光大提出了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北科光大将建立一个3D儿童亲子体验中心,并将公司3D建模技术特别是3D巧克力打印机引入其中。
除了在新兴领域的不断尝试,多年前北科光大已把3D技术与传统业务相结合,以促进业务双双发展。侯鲁民指出,如为政府政务服务做的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数字博物馆等,都结合了虚拟现实、三维重建技术,“以新的表现形式呈现,既方便百姓办事,又为行政事业单位降低了管理成本并提升了政府形象。”
“我们选择了一条较为艰难的基础创新的转型之路,从08年到现在都是投入期,因此企业需要有造血功能。”侯鲁民表示,目前传统的智慧城市业务正是充当了企业的“造血机”
“如今智慧城市业务已发展到成熟期,新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少,需求总量也在下滑,这更印证了我们2008年的危机感是对的。”侯鲁民告诉记者,未来北科光大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3D业务,“由于我们现在营收主要依赖智慧城市,因此今年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较大,但这是转型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定增8000万加码3D业务
除了传统业务持续“造血”,为发展3D业务,近日北科光大亦完成了一次定增。据5月公告显示,北科光大此次发行股票总额为800万股,共募集资金8000万元。
这并非北科光大首次定增。事实上,早在2008年2月,北科光大已登录新三板,并在2011年完成了第一次主要来自于海淀区政府重点产业化企业股权投资的定向增资。据了解,当时北京中海投资管理公司认购北科光大193.5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6.15%),涉及金额840万元。公开资料显示,中海投资系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海淀区政府重点产业化企业股权投资是以促进园区重点企业发展为目的,并在完成扶植企业任务后适时退出。今年7月15日,北科光大顺利完成了这部分股份的回购。
作为新三板的“元老级”企业,北科光大一路见证新三板的发展。“其实新三板是近一年多才活跃起来的,在此之前几年很沉寂,尝试资本运作不太容易。”侯鲁民告诉记者,尽管对规范治理起到了很大辅导督促作用,挂牌初期新三板带给企业的更多则是责任与义务。
对于新三板,侯鲁民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达了自身的期待:“新三板在今年4、5月份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从当前的成交地量和活跃度来说,如果从政策层面对新三板不加以呵护和支持,有可能形成昙花一现,再次陷入之前的长期沉寂。我们希望竞价、分层、减低门槛等措施尽快落地。”
而对于公司本身,侯鲁民认为,如今困扰北科光大的首要问题是人才。“新兴行业发展初期在获取人才上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侯鲁民对记者表示,目前北科光大通过展开协作与自主培养的方法解决人才问题,也希望未来在国外设立机构获取人才,“此外一旦行业的典型应用确立,各方面效益开始显现,就会形成人才聚集。”
“新技术推出将率先运用在政府部门和娱乐行业,随着技术发展,成本降低才能推向其他行业。相信未来3D应用将会是巨大的产业,北科光大如能处于行业中关键的位置便可获得先机。从产业角度上,在形成3D产业应用生态方面,希望北科光大能做更多的贡献。”侯鲁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