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政策性银行改革初探——“把市场还给商业银行”

  • 发布时间:2015-04-20 07:27:10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郭伟莹

  中国网财经4月20日讯(记者 王颖)近日,国务院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作出了正式批复,引发广泛关注。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强化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并非意味着对原有发展模式的全盘否定或偏离, “把市场还给商业银行”也并非意味着政策性银行就此在市场竞争中就面临行将就木的命运。

  “三大行的发展定位”

  近日,官方消息放出,由中国央行会同有关单位提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方案,已经获正式批准,该项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国家开发银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定位。

  “对于国开行,要继续发挥一直提及的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对于进出口银行,要在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农发行,则是国家一流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定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如是对中国网财经记者介绍分析。

  分析人士向记者介绍,自1994年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以来,在各自领域均有一定发展,而几年来国开行的资产规模增长速度则是在三家之中位居前列,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尝试过商业化模式探索,但一旦形成商业化模式,则将面临融资成本上升、资本充足率降低、风险资产量增加的局面。

  “同时没有吸收存款的功能,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前几年的商业化探索很难走下去,所以还是要继续发挥国开行的开发性金融作用,走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发展路径。”该分析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分析称。

  而对于进出口银行与农发行,该分析人士表示,由于规模较小,业务较为精专,这几年的发展模式尚属较为明确的政策性银行的定位,但仍有可加强明晰与提高之处。

  “改革总体是为三大行找准一定的方向,使其定位更加明确,但仍有几方面的问题亟待其自身解决。”宗良向中国网财经记者介绍道,“要完善治理机制、组织架构体系与资本金补充机制,商业化业务与政策性业务做到规则区分,加强风险防范,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平稳发展业务。”

  “把市场还给商业银行”

  同时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改革不仅对于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重新定位与明确的契机,对于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支持商业银行更加自由自主地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向中国网财经记者介绍称,一直以来在诸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业务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但由于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是非市场化的政策性资金,风险估算几乎为0,因而往往能够以低成本竞价赢得项目竞争,而这样的竞争原本是并不公平的。

  “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政策条件,起跑线不一样,用政策性的优惠去做市场化的业务,这样的竞争本就不公平。因此为了维护市场公平,这次改革特别强调了要清晰业务边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对中国财经记者表示。

  因此,有银行界资深人士告知中国网财经记者,此次改革,也是“将市场还给商业银行,让商业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把市场还给商业银行,本质就是凡属于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不必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解决,而是让市场用最好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宗良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这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是好事,能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宗良提出,现今在完全区分剥离政策性业务和商业化业务上尚有一定难度,但仍可作出基本合理的划分。“最简单的一点,但凡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较多的业务,一定是市场化的竞争性业务,而保障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等商业银行不愿参与或没有能力参与其中的业务,基本可认定是政策性业务。”

  “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政策条件下,业务边界一定要清晰,否则就是不公平的竞争。”董希淼对中国网财经记者指出。

  “但并非表示政策性银行不可参与市场化业务的竞争,而是一旦参与,在成本选择和风险估算上必须严格按照市场化规则进行,与商业银行公平竞争,而不是用政策性优惠来混淆。”前述分析人士如是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强调。

  政策性银行的未来赢利堪忧?

  用政策性优惠的条件只能去做长远的近期不一定能看到盈利的政策性业务,而剥离开政策性优惠全然按照市场化模式去竞争商业化业务又并无优势,不少人士由此也开始担忧,改革实施之后,三大政策性银行未来是否会遭遇赢利大不如前甚至亏损,从而导致发展停滞岌岌可危的局面。

  对此,相关分析人士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达了否定的态度。

  前述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改革延续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总思路,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阶段的时期提出,目标便是明确各金融机构的未来定位,形成多元化、相互配套、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全球化的体系。而这其中,政策性银行本就属国家支持、支援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的金融机构,在资金成本和风险估值上都有一定保障,且本身就不以追求盈利为目的,只要微利、低利便可维持良好运营。

  “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中的前期投入,这些偏于政策性业务的项目实施不易,资金量需求庞大,前期商业前景也不明显,但中国发展需要有机构来做这类型的业务。”该人士如是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

  但该人士同时指出,仍有部分业务属于长远的开发性业务,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近期效益,比如城镇化建设,开发性金融机构前期介入,至少也可保证不致亏损。

  对此,宗良向中国网财经记者分析指出:“政策性金融机构本身对市场的依赖更小,盈利能力虽然弱,但政府扶持多,成本低风险小,而且中国市场很大,暂时无法做到政策性业务和商业化业务的完全剥离。因而不必担心政策性银行因此而亏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