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铭体检的IPO之路
- 发布时间:2015-01-09 15:06:00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孔彬彬
编者按:1月6日,随着慈铭体检公布“公司将战略性引入目前行业规模最大的专业体检机构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曾是体检行业的“领导品牌”慈铭体检在两次独立IPO被搁浅后,“改道”牵手美年大健康。据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透露,双方将考虑打包上市的计划。
体检行业曾今的龙头企业
“报告期内(2009年—2011年)公司吸纳了鼎晖、平安、天图等一众PE入股,并靠这笔私募融资大肆并购,奠定了行业第一的龙头地位。”这是2012年3月2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慈铭体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的一句话。
2004年,慈铭体检的创始人胡波和韩小红夫妇将旗下的北京慈济门诊部和位于亚运村、积水潭、世纪城的三家公司进行整合,组建了慈铭体检的前身北京慈济。作为中国第一家私立健康连锁体检机构,慈铭体检在这一领域独占数年。
从2005年接受北京鼎晖的第一笔融资,到09年慈铭体检先后进行了5轮融资,融资金额约为2.38亿元。这些融资帮助慈铭奠定了国内体检行业第一龙头的地位,许多人猜测慈铭体检将成为“中国体检行业第一股”。
然而,从2012年踏上IPO之路开始,慈铭体检的命运发生转变。
本来在7月份顺利通过发审会后,慈铭体检已经准备在深交所发行上市。11月份,A股IPO突然停止,而这一等就是将近两年的时间。
幸运的是,在2014年IPO重启之后,慈铭体检成功地取得了IPO批文,1月14日即将开始开始申购。
但是,就在路演的前一天凌晨,慈铭体检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1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证监会公告[2014]4号文)的精神,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经协商决定推迟刊登《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公告》。在原初步询价与推介公告中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
慈铭冲击IPO的计划,再次被搁浅。
慈铭身陷IPO停摆漩涡
2012年IPO突然停止,2014年路演取消……知道“体检行业第一股”就在门后,却无论如何都迈不过这临门一脚。如此“折腾”,慈铭体检也已遍体鳞伤。
根据慈铭公开的数据,2012年在公司的账上出现了3600万元的银行短期借款,直到2013年9月,仍有1358万元的短期借款。
2013年1~9月,慈铭体检的营业收入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当期营业收入5.1亿元,净利润仅为3300万元,较2012年同期下降1787.77万元,同比降幅达34.95%。不仅如此,在慈铭体检12家分公司中,2013年前三季度,除北京分公司净利润达到千万元以上,广州、上海、深圳、天津净利润全部为负数。
而事实上,此前的2009~2011年,慈铭几乎保持每年30%的业绩增长,2011年营业收入达到5.67亿元,净利率达到15.14%。
从三足鼎立到两虎相争
和慈铭体检的颓势相比,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却可以说蒸蒸日上。
2013年4月,爱康国宾宣布获得了高盛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1亿美元战略投资;2013年9月,美年大健康也获得平安信托、凯雷等机构的3亿元人民币投资。而IPO后的慈铭体检,募集资金也仅有1.75亿元。
同时,美年大健康CEO俞熔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凭借高超财技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迅速通过收购占领2、3线城市,目前门店数量已有100多家,据说2013年体检人数超过500万,从服务量、门店数上看都已经跃居“三强”中的第一位。
爱康国宾则重点优化一线城市的市场,据其CEO张黎刚介绍,爱康国宾的服务收入位居行业第一,单客收入是三家中最多的,目前在京沪等一线城市优势不断强化。
2014年3月初,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同时宣布IPO计划。
仅仅一个月后,在北京时间4月9日晚9时30分,爱康国宾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开始交易,公开募集资金约1.53亿美元,成为中国“健康体检第一股”,交易代码为“KANG”。
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年大健康找到了二三线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爱康国宾在一线市场的优势不断强化,慈铭体检被收购好像是早晚的事情。
“其实爱康国宾也在和慈铭谈,如果美年不拿下慈铭,一定会被爱康国宾拿去,那美年和爱康之间的差别就瞬间被拉大了。”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据公开数据显示,慈铭目前拥有19家子公司、80家直营及加盟体检中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有网络,品牌效应良好;而美年在29个省的40多个核心城市开展业务,拥有超过110家体检及医疗中心的服务网络。
这完全满足与美年大健康的上市规划,俞熔曾透露,美年大健康年复合增长率为30%~50%,计划在2015年之前完成国内200家体检中心的布局,实现1000万人次体检目标,完成2015年主板上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