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保险 > 保险要闻 > 正文

字号:  

保监会对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办法征求意见

  • 发布时间:2014-12-31 10:30:01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朋浩

  中国网财经12月31日讯 为加强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分类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公司治理水平,保监会起草了《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以下为《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办法》全文

  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监管和分类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进保险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司治理评价是指中国保监会依法对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状况的判断、评价和分类,评价结果主要依据保险法人机构开展的自评和中国保监会实施的监管评价得出。

  第四条保险法人机构对公司治理自评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中国保监会负责对各保险法人机构的公司治理进行监管评价,并综合公司自评和监管评价情况得出评价结果。

  第五条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正透明。评价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为准则,力求标准统一,程序严格,信息公开。

  (二)突出重点。评价重点关注保险法人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和风险点,着重防范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公司治理风险。

  (三)动态评价。中国保监会根据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以及公司具体情况的变化实施动态评价,每季度更新评价结果。

  第二章 评价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公司治理评价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更新、形成评价结果等步骤。

  第七条中国保监会根据评价需要,全面收集反映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信息采集渠道包括:

  (一)非现场检查。包括保险法人机构的报告、报批文件及召开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

  (二)现场检查。中国保监会通过现场检查形成的检查报告、行政处罚、监管谈话、监管函等。

  (三)新闻报道和独立评级机构的评价。

  (四)保险法人机构的公开披露。

  (五)可采集反映公司治理状况信息的其他渠道。

  第八条中国保监会对采取的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建立各保险法人机构的公司治理情况档案,收录公司治理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信息,对有关问题逐项列明发现时间、发现方式、问题原因、公司整改方案、整改情况及可能采取的后续监管措施等。

  第九条中国保监会动态更新各保险法人机构的公司治理情况档案,及时更新基本情况,并对经整改已解决的问题及时予以注销,同时将已解决的问题记录存档,对未按监管要求进行整改的问题持续跟踪至整改完成。

  第十条监管评价采用评分制,分值由机构自评分和监管评分加权得出,记为综合得分,满分100分。其中,机构自评分权重40%,初始分值为0,最高不超过100分;监管评分权重为60%,初始分值为100,最低不小于0分。

  第十一条保险法人机构每年开展一次公司治理自评,并于次年4月30日前将自评表连同公司治理报告向中国保监会报送,结果经中国保监会核实后作为次年整个年度的机构自评分。中国保监会可根据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情况对机构自评分进行调整。

  保险法人机构从职责边界、胜任能力、运行控制、考核激励、监督问责等五个方面进行自评,具体指标及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第十二条中国保监会从依法合规方面对保险法人机构实施监管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到监管评分,每季度更新一次。

  监管评价指标分为约束性指标、遵循性指标及调节指标:

  (一)约束性指标:反映保险法人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是否违反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

  (二)遵循性指标:反映保险法人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是否遵循现行有效的监管性指引。该类指标适用“遵循或解释”原则,未遵循有关指引但能给予合理解释的,分值不作特别处理。

  (三)调节指标:描述保险法人机构是否存在以下特定情形:

  1.公司治理实践获得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组织授予且经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国际性表彰或奖励;

  2.公司治理实践获得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授予且经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全国性表彰或奖励;

  3.公司治理经验被中国保监会在行业内推广;

  4.有关加强公司治理监管的建议经中国保监会采纳;

  5.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内部授权规定;

  6. 最近三年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被拒绝发表意见;

  7. 最近三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外部审计机构发生过非正常变更;

  8.有关公司的媒体负面报道或举报经中国保监会认定属实且对公司治理造成重大影响;

  9.其他经中国保监会认定的特殊情形。

  第三章 评级方法

  第十三条中国保监会根据公司治理评分对保险法人机构评级,评级结果分为优质、合格、重点关注、不合格四级。

  第十四条中国保监会每季度更新一次公司治理评级结果,必要时可以调整评价周期。

  第十五条等级划分标准为:综合评分大于等于90分,小于等于100分的保险法人机构定级为优质;综合评分大于等于70分,小于90分的保险法人机构定级为合格;综合评分大于等于60分,小于70分的保险法人机构定级为重点关注;综合评分小于60分的保险法人机构定级为不合格。

  第十六条保险法人机构存在以下情形的,直接定级为不合格:

  (一)公司资产存在被挪用或侵占情况,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最近三年有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所在公司因职务经济犯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或司法处理;

  (三)最近三年存在股东之间严重对立导致股东(大)会、董事会长期不能正常运作情况;

  (四)经中国保监会认定存在重大公司治理风险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中国保监会实施红、黄牌警告[H1] 制度。对首次未按监管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保险法人机构,出示黄牌,直接降级为重点关注,并对整改情况持续跟踪;就同一问题经两次监管要求仍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对保险法人机构出示红牌,将其直接降级为不合格,并采取相应级别的监管措施。

  第十八条中国保监会有权根据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调整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结果级别,并给出调级说明。

  第十九条中国保监会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调整评价指标,并制定评分规则。

  第二十条中国保监会认为有必要的,可聘请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保险法人机构开展公司治理评价。

  第四章 评价结果应用

  第二十一条中国保监会将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结果用于非现场监管,并根据非现场监管结果实施分类监管。

  第二十二条中国保监会进行行政许可审核时,对许可条件包含公司治理内容的,将评级结果作为审核依据之一。

  第二十三条中国保监会根据评级结果对保险法人机构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一)对优质类公司,不采取特别的监管措施;

  (二)对合格类公司,可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监管措施:

  1.监管谈话;

  2.风险提示;

  3.要求公司限期整改所存在的问题;

  4.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

  (三)对重点关注类公司,除可采取对合格类公司的监管措施外,还可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监管措施:

  1.要求提交改善公司治理的计划;

  2.限制股东权利,责令股东转让所持公司股权;

  3.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4.限制投资形式或比例;

  5.责令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6.限制增设分支机构。

  第二十四条对不合格类公司,除可采取对合格类、重点关注类公司的监管措施外,还可以依法采取整顿、接管以及中国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监管措施。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险公司治理报告>报送工作的通知》(保监发改[2012]124号)附件中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公司治理风险指标表》同时作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